情我都跟大工舵说过了,咱们怎么说也是同乡,相互照应也是应该的。”
寿须童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带你寻处新住所了。”
“好!”辛火姒也不骄情了,跟寿须童勾肩搭背的走出去。
两个人边走边聊,说的都是同窗时的趣事,谈到欧师傅的罹难,两人都是唏嘘不己。
“没想到我走了没多久,四水院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欧师傅为人甚好,一直都对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好生照顾,没想到后来竟是这样,”
说到这里两人都是神色黯然。
“不幸中的万幸,四水院的其它门生和工匠,当天都不在院里,我多方打听,大多数都无甚大事,人还在的话,四水院的重开也只是时间问题。”
“嗯!”寿须童翕首道,“接下来你的打算如何!?”
“我要去牧野,去进塾舍之中,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参加校考,获得兵家介士的资格。”
“牧野的塾舍众多,最有名的渭水江陵,江陵是我大陈的国都“都颐”咽喉之处,你要去求学最好是拜入江陵城中……”
“等一下,你说不会是太守是姓夏的那座江陵城吧!”
“没想到你还蛮有见识的!”
寿须童有些吃惊的看了他一眼。
“可是既然要去求学,何不直接进入都颐,相信大陈国都里有更多了不起塾舍吧。”
辛火姒对这些关窍,
“呵呵呵,阿姒你想的太简单了……”
寿须童慢条细理的解释道。
“就算都颐有一流的兵家塾舍,但也不是你这样的寒门子弟能进去,那些塾舍直接收一些士族子弟、王公贵胃,也有一些顶级的,极有潜力的介士才有资格踏入其中,像你这样系出寒门,最好还是进入江陵城,那里塾舍林立,据说都有八百之数,特别是一些顶尖的塾舍,里面都有一流高手待当夫子,传道授业,你想要一步登天,那里是最好的去处。”
竟然是这么有趣的去处,也亏我没有待在原陆城,辛火姒无限感叹着。
而一旁的寿须童只是脸上挂着笑容,其实他心里也有话没说出来的。
江陵城的塾舍再好,但每年也有大批无法考上介士资格的门生被迁退回来的人数更是过江之鲫。每年一例的校考都将大批有志于“兵家介士”的门生,恶狠狠的筛了下去,而到了第二年,舍塾则是换上新血,每一年的同期校考,只有寥寥几人可以获选,更是有人得到都颐
中大人物的赏识,从此一步登天,但那只是少数,更多的则是一些灰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