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挑不出错来。族中有那懵懂的,还翘着大拇指夸他这大伯仁慈良善,这般照顾失牯的侄儿。
看看,看看,多好。众人面前洛大老爷拈须大笑,周遭无人时,更是想着想着止不住就能笑出声来。自从丢了武王关,屏州督军没有一个能全须全尾地回京城。真好。没了始终压他一头的弟弟,连那面相酷似弟弟的侄儿都消失了,真好。苦苦熬了大半辈子,他这心底可算落得个自在。
原本就该这么一直圆圆满满地过下去,宫里的女儿有了皇子,皇帝大喜,洛家简在帝心,圣眷日盛,鲜花烹油。按着他的期许,他和幕僚们反复推敲谋定的计划,就该这般顺顺当当地一路行进往前。等到日后,十年、二十年,不,或许不用那么久,他们有皇子,虽然桓徽帝膝下子女众多,可这是流淌着洛家血脉的皇子,有洛家在,有他这身为外祖的洛家族长在,一切都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慢慢地、耐心地,一日复一日,等皇子长成为太子,太子再进一步成为天子……洛家,本朝开国之初,不过是芸芸众世家之一的洛家,便会变成凌驾于所有阀门豪阅之上的洛家,而他,洛氏一族掌舵人洛承戚自然而然就当站立于万人之上。
如此美好,如此完满。原本应当是这样的。可是,偏偏,出了岔子。他万万不曾想到的偏差。洛云放,他那事事皆比他强的亲弟弟的长子,不但在屏州活得好好的,竟还出兵打下了灵州!二十年,大梁雄师头一次重归故土。如此大的功绩,出自洛家,却偏偏是那个总爱冷冷瞪视他、早已被他看作死人的大侄儿。
青雀城捷报传来,他的喉间便似被一早的那碗糯米汤圆糊住了一般,许久透不过气来。这种感觉太熟悉了,前半生,他至今不敢回忆太多的前半生,便是无时无刻不处于这般必须紧握双拳狠咬后槽牙,否则便要憋气憋到死过去的烦闷抑郁里。好在如今,他不是一个人,他有玉雪聪慧的皇子外孙,有宠冠六宫的贵妃爱女,有人才济济不输于当年燕家护国公的满堂幕僚。幕僚们劝慰他,轻声细语地安抚他,大公子在西北站稳脚跟未尝不是好事。西北四州,他们原先挤不进脚,现在好了,屏州、灵州,眼看还有青州,以后都能姓洛,都是十二皇子的。只是,这大片地盘能归于洛家,却不能交给洛云放,得换个人。就好像当年,那宝气四溢明晃晃亮瞎了人眼的二房库房一般。
他们得出手,把屏州那边的话事人从洛家大公子换成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