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而稚嫩,可爱而不可恨,迷人而不祸于人。
时年四人均年方十岁,姓名和字分别为:白恒,字沉雅;夏平,字子琰;花熙,字艳阳;言泓,字喻为。
皇宫里,新上任的史官跟着师傅老史官正学做笔记。
小史官很认真地在自己的那本崭新的“青龙朝秘密听说档案本朝卷”的第一页上写下——
听说皇上今日的心情很复杂。
落款:史官小花※特提一句,按青龙朝的俗定,初生婴儿起名时就会连名带字同时命好,这样做为的是登记户籍时方便行事。这也是初代户部尚书的功绩之一,为后世人大赞。
………………
1…1
1…1清风习习,晴空万里。
隔着青砖石墙,青龙书院小学班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书院的夫子叫做杨嘉,字上元,三十余岁,穿着蓝色的夫子衫,坐在最前面听着全班二十名学生齐声早读,听着那清清脆脆的童声,十分满意的点点头。
“杨夫子。”
门外传来轻声的呼唤。
杨嘉看过去,有个白发长者立在门外,原来是书院的院长范容范景春。
“范院长?”
杨嘉起身走到门外,看到范容身旁的两个小儿时,面色微沉,不悦道:“范院长,我的班里当初就说好的不再加学生。”
范容陪着笑道:“杨夫子,借步说话。”
杨嘉跟着范容到了几步远处。
范容道:“不是我有意为难夫子,实在是这两个小儿的来头颇大,上面指明了要在您的班里,推拒不得啊。”
杨嘉一听就明白了,连院长都推拒不得的人,不是皇亲就是国戚,哪个都得罪不起。
他心中一动,道:“难道是天家?”
范容点了点头。
杨嘉沉思了一会儿,道:“当初多亏了院长的收留,杨嘉才能有了落脚之处,院长的恩德杨嘉一直铭记于心,杨嘉不敢使院长为难书院蒙灾,也罢,今日看在院长的面子上,我就再多收两个学生。”
范容一揖到底:“多谢杨夫子能够如此体谅,范容代全书院的师生谢过夫子了。”
杨嘉带着两个新来的孩子进了学堂。
他先止了仍在继续的读书声,然后面带微笑的对着堂下道:“各位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