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斧柄,早已朽烂,这一局其实不知过了多少年。“烂柯”两字也就成了弈棋的别称,乌鹭便将庙名改为烂柯寺。跟着他的,有个小徒弟,也取名叫弈心。
赵不尤到烂柯寺,是来寻田况。
田况号称“棋子”,除研读儒经外,又痴迷于棋。他读书只为修身,并不愿去投考功名,家里虽有几间祖传房宅,却没有田土,又不会其他营生。每日他就去大相国寺门前,摆个棋摊,立个牌子,上写“一局五十文”,约人下棋。一天只下三局,至今却从未输过。每天都能稳赚一百五十文钱,拿回去给妻子。衣食虽不丰赡,却也聊以度日。他把每日这三局叫“粮局”,粮局之外,便四处寻高手对弈。
刚才,赵不尤和郑敦聊过之后,就近去了田况家,田况妻子说他上午就下完了粮局,回来吃过饭就去烂柯寺了,自然是去找乌鹭下棋,赵不尤便又赶到了这里。
他刚抬脚走进寺门,乌鹭的弟子弈心迎了上来。小和尚认得赵不尤,双手合十,恭然拜问:“赵施主。”
“弈心小师父,你师父可在?”
“师在后院中,苍柏青松下。”这小和尚极爱诗文,经常顺嘴诌些诗句。
“田况先生可曾来这里?”
“眼中得失忙,指尖黑白凉。”
赵不尤听了,不由得笑起来,抬步穿过殿侧窄道,向后院走去。
后院虽不大,因种了十几棵苍松翠柏,春天发出新绿,显得异常清幽醒神。庭中央松柏间有一张石桌,乌鹭和田况正对坐着,桌上一副松木棋枰,枰上已布满黑白棋子。
赵不尤轻步走过去,细看棋局,他于棋上并不很精通,看了许久才看清战局,乌鹭执黑,田况执白,黑棋本已要输,但乌鹭最新一子下得极妙,不但一举救活了右边一片将死之域,还守住左边一块被攻险地,同时又形成反击,攻向对方要害。田况若应不好,就得大输。
再看田况,盯着棋局,眼珠一动不动,手里捏着一粒棋子,不停搓动,看来苦思不得其解。
赵不尤虽然明知观棋莫语,也不由得轻声赞叹:“一招两式,左右兼顾,妙!”
乌鹭听到,微微一笑,抬头问询:“赵施主。”他身穿灰色僧袍,眉高鼻尖,近似胡人长相。
田况也抬头望了一眼,心顾着战局,只问候了句“不尤兄”,便指着那粒黑子道:“若只是一招两式,也好办,你再仔细看看?”
赵不尤望向棋枰,又看了许久,大惊道:“果然!看似守式,其实是攻,看似是攻,其实又是守。每一式都是两式,一招共四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