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胆、我、晶晶四个人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纸牌。北方夜间天气冷,很少有人出门,看电视、打牌、麻将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今晚大家玩的很开心。也难怪,哪里有晶晶哪里就有欢乐。快十点钟的时候,他们出门告辞。晶晶开了台灯,坐在书桌边上。
“今天去图书馆,有什么新发现吗?”我有些迫不及待了。
“哈哈,我能让你失望吗?收获大了。”晶晶说着,就从自己的随身小包中拿出个小本子递给我。看来她把今天查到的东西都写在这上面了。
我翻开本子,发现晶晶密密麻麻记了不少东西。我扫了一遍,大惊失色。
我抬头看晶晶:“这么说,张作霖的遗产存在花旗银行,这件事情可能是真的?”
她点点头:“嗯,不敢说就是真的,但起码可能性很大。我查到了《花旗银行在华侵略史》和其它的文献材料。发现在三四十年代,确实有些外资银行在国内开设网点。而当时因为战乱,国内的一些富甲、军阀、资本家们会选择把钱财存在这些银行当中。抗日战争和内战结束,美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单方面冻结了在华资产。解放后数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确实有些民间力量在为追缴巨款的事而努力。这些人大多是当年存钱人的后裔。”
“啊!我记得张作霖当年自己还投资作银行呢,他怎么会存笔钱在美国的银行?”
“这个不稀奇,张作霖当年被称作东北王,富可敌国,拥有大量的财富。还开办军事学校,向德国、日本、苏联等国购买武器、飞机和轮船。就算他本人私存几个亿在美国银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花旗银行和他之间好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想了想又提出新的疑问:“我记得他们相传,那个张作霖的后人说花旗银行的取款凭证是六枚铜制印章。历史上有这样的取款凭证吗?”
“嗯,这个我也查过了。早期的银行为了取得取款人的信任,经常打造不同材质和内容的各式取款凭证。这六个铜牌并不离谱,还有用黄金打造取款凭证的呢。不过这些古老的凭证银行不见得承认了。”
“那,人家银行要是不认帐,岂不是得到了六枚铜牌也白搭?”
“嗯,按说是这样。但我查到这种情况下只要证据充足,在国内或国外的法院一起诉,多半会得到银行的赔偿。一个犹太人状告瑞士银行就获得了全额的赔偿,这个案例已经鼓舞了世界各地的战前债权人后裔。”
我越来越觉得事情的严重了。这么说来张作霖的遗产可能真的确有其事。我说为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