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清让看着他的眼睛忍俊不禁,“这就牵涉到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了——应该采用哪种政治制度。在我的观念里,制度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不合适。封建制度在现在看来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两千多年的秦朝,封建制度却极度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而在我看来……偶尔对你施行军政府制度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既然如此合适……”
苏慎行抬手打断,“政治哲学学得不错!”说完头也不回地出门而去。
耿清让笑着摇了摇头,弯下腰继续工作。
临近中午,苏慎行下课了,远远看见俩勤务兵往车上搬器械,耿清让招了招手,“过来。”
苏慎行放下书走了过去。
“想吃什么?”
“让我想想。”苏慎行转头望着窗外。这一想,想了多长时间啊,都到了明孝陵了,他还在想。
最后,耿先生又执行了一回军政府主义,找了家饭店。
正午时分,两人往明孝陵神道前一站,巨大的石头神侍分列两旁,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苏慎行审慎一笑,“想当年,太祖驾崩,天地恸哭,九门出殡,马后夜啼,每座帝陵都有一段真真假假毛骨悚然的传说,是吧。再者,这边住着孙权,那边住着孙文,这个唇亡齿寒,这个同仇敌忾。你们一锹下去把太祖的坟刨了,你让他俩怎么想?深更半夜月黑风高魅影重重……是吧……”
耿清让环视一周,“他们三位会同意的,战火纷飞中摸爬滚打过来的人对朝不保夕的战争最是痛心疾首!他们不会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子孙再遭受战争之苦。”
“破坏联合国注册在案的世界文化遗产你们还有理了?这片土地上的子孙不答应,你身边就站着一位南京市民。”
耿清让弯下腰偏过头来,表情极为困惑,“南京人说普通话不分平翘舌?”
苏慎行哈哈大笑,居高临下垂着眼睑挑衅他,“我坚决要求换地方!新街口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工地,你们可以随便挖。”
“地点的选择不是主观控制的,是由测量数据决定的。”
“对不起,太祖戎马半生,受教育程度不高,看不懂测量数据,特别是阿拉伯数字。”
“他会同意的。”耿清让拉住他的手沿神道慢慢朝前走去,“慎行,你想过吗?当我们现在抱怨五百年前的老祖宗错失了大航海时代时,我们不能让五百年后的子孙们抱怨我们错失了大宇航时代。我想……太祖会很乐意为他的大明臣民们犯下的错误做出补救的。”
苏慎行挑眉,“跟航天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