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的一种小虫,这种被当地土人称为“喀喀依”的小毒虫,不过只有黄豆大小,可是它体内的毒素,只需万分之一克,就足以杀死人!’
‘被这种毒素杀死的人,毫无迹象可寻吗?’
‘不!毒素直接破坏人体的神经中枢,所以中毒而死的人,全身都呈可怕的扭曲──正因这个原因,这第一号杀手每次行动,才都为人所知!’
‘在这种情形下,你还认为这个杀手极其出色吗?’
‘嗯‥‥‥似乎又值得商榷‥‥‥嗯,他虽然把自己掩蔽得极好,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人知道他是甚么样的人,但是‥‥‥他的行为却被人知道。总有一天,他会被人找到‥‥‥他不能算是极其出色的杀手。’
‘真正的、出色之极,或者,如你第一次所用的形容词那样,出神入化的杀手,应该是怎样的?’
‘应该是根本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完全不知道有这样的杀手存在!’
‘那么他应该如何行事呢?’
‘采用完全不为人知的手法!’
‘可以说得具体一点吗?’
‘可以,每一次行事的结果,自然是有人死亡,要使死者的死因,完全不涉及被杀!’
‘可以再具体一些吗?’
‘可以,例如安排成为意外──看来纯粹是意外。由于意外死亡事件极多,所以只要安排得好,受怀疑的机会,也就等于零。’
‘你难道不知道,如今科学的鉴证和检查方法越来越精密周全,“安排意外”被发现的机会,已越来越多了?这并不是最好办法,还不容易明白吗?’
‘‥‥‥’
‘可以举出更好办法的例子吗?’
‘可以,比安排意外死亡更好的办法,是安排死者自杀!每天都有许多人自杀,任何人都会自杀。虽然有些人,看起来无论如何不会自杀,但只要安排巧妙,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自杀的话,就不会有任何怀疑。躲在黑暗中的杀手,也永远不会被人发觉!’
‘很好的答案,但是要怎么样,才能令得一个被杀的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毫无疑问,是死于自杀的呢?’
‘这‥‥‥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情形,具体的对象,灵活运用。’
‘你可知道最好的方法,是由谁来下手杀人?’
‘这个──当然是由死者自己下手,不然,就不是证据确凿的自杀了!’
‘好极,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很懂得阴谋杀人的法门了。再问你一个题外的问题,你可知道这种杀人方法,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