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带”的任务,整天“忙”得脚不沾地。
从两个因为没话找话于是(被动)日渐开朗的小姑娘口中,安澜陆续听完了断牙母象的故事。
断牙母象出身于一个由八名成员组成的中型象群,蓝藻天灾发生时,这个家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只有它因为要驱逐自己的儿子,老在远离象群的地方徘徊,喝水也不在一块,才幸免于难。
作为唯一的幸存者,断牙母象一开始不愿意离开家人的遗骸,但不吃不喝的结果就是身体虚弱、战斗力不减,以至于被旱季饿红眼的狮群当做了蹲守目标,最后不得已,只能开始四处游荡。
按照家族迁徙的老线路,本来应该往北走,但北边好像情况不妙,大象电台里总有警告的声音,以往接触过的其他家族也在调整迁徙步调,断牙母象于是及时回转,改道向南。
故事听到这里,安澜忍不住叹了口气。
断牙母象的经历验证了她的猜测:大象不断察觉到星图中的异常空洞、不断接受到劝退的坏消息通报,于是调整行程;猎人发现狩猎区里不再有足够的目标,于是进一步朝着三角洲深处靠拢。
……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尼格米岛只会越来越挤。
现在其实就已经有点苗头了——
每到清晨、傍晚,河湾两岸大象开会属于家常便饭;刚找到棵熟透的马鲁拉果树,抬头就看到有公象在往这跑,也不足为奇……非常偶尔,还会看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稀罕事。
那是一个飘着点小雨丝的下午,安澜站在河里给瓦纳福克解缠在后腿上的水草,忽然听到对面岛上传来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咆哮声。
破开草丛,一头约莫二十岁上下的年轻公象追着犀牛狂奔而出,在这陆地巨兽面前,同为大型动物的犀牛显得十分渺小,逃跑的姿态也很是徒劳,公象用象鼻抓住它的样子简直像骑在大马上的牛仔挥动绳索对北美灰狼施以“绞刑”。
这是极为荒诞又极为悲剧性的一幕。
跨物种交配在动物世界里不算罕见,在这些行为中,也的确有一部分涉及到“暴力”因素,但大象的暴力行为和鲸豚类的暴力行为不同,后者多是在完全清楚双方差异的情况下基于享乐目的故意实施,前者却是基于对交配习惯的错误的认知。
公象在尚未进入性成熟期时就会被家族驱离,在外流浪,随后进入流浪汉群体,接受年长者的引导。缺少关键课程,它们就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地处理发情期,正确地求爱,正确地处理求爱失败带来的心理落差。
这部分公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