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是什么时候的人?”
“她不是天神?!”
不肯相信这个猜测的学子,和他吵了起来。
“非也!后世之人面对天灾仍无能为力,若天音为凡人,怎会有此等手段!”
还有学子看着士兵不惜以身堵堤救河,纷纷赞扬起来。
“是乃仁义之士!”
“公大义也!”
“人无胜天?人定胜天啊!”
董仲舒看着乱糟糟的一团,认真听了听学子们的言语,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他对身边的大儒说道。
“还是年轻了些。”
年轻,才会只看到表面,光看到士兵救灾,分辨不出背后的深意。
哪怕是当年的暴秦,都训练不出如此令行禁止,不犯百姓分毫的军队!
想管住士兵不去劫掠百姓,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自古以来,对百姓来说,就是匪过如梳,兵过如蓖!
昔日开国之君入主关中之时,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并严格遵守诺言。
于是百姓持牛羊酒食,以慰王师。
聪明点的人,看到这里,也不过是认为开国之君行仁政,得天下。
而像董仲舒这等洞察人性,要从顶层制定规则的人来说,怎么管得住军队,让这些兵痞对百姓秋毫不犯,才是最难的事情!
兵,是要杀人的。
杀的多了,也就麻木了。
战场对于士兵来说,是搏命,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多活几天。
在死亡的恐惧下,人性中所有的恶都会被放大到极致。
好美色、好美酒、好赌戏、好财物……
他们会本能的追寻这些东西。
董仲舒纵观历史,从古至今,想要控制住士兵,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靠严刑峻法,同时提高赏赐。
二是本地子弟集结成兵,再不出本地。这样,对兵士来说,周围都是父老乡亲,怎么能动手抢自家人呢?
如此,本地兵才勉强能称得上仁义之师。
但这样的军队,万万不可出本地,一旦军队离开本地,照样烧杀抢掠一条龙,什么都干得出来。
正因为有了这些过往经验,董仲舒越发的不解,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政法,能够树立出这样的仁义之师?
若是靠严刑峻法,他未看到将领督战。
若是选取本地青壮,人又太多,本地根本无法集结这么多士兵。
毕竟,这可不是几百几千的士兵,是足足三十二万大军!
董仲舒迫切的想要知道这是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