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之了,倒是把这一摊子麻烦事儿全扔给了家里。
且不提这些个听到内情的邻居们会在背后怎样议论,之后又会怎样迫不及待地疏远他们,就说,暗处里一直有户人家在盯着,随时准备揪你的错处,时间长了,有谁能接受得了啊?
这个大丫头,可真是把一家人给害惨了!
事实上,并没有出乎赵家人的预料,几乎是在他们刚关上自家门以后,邻居们便像是好不容易寻着了谈资一般,关上自家门、开始议论起刚才的事情来。
不过,虽然对黄卫英母子俩身份的猜测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识却是可以达成的,那就是,以后得离赵家人远着点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赵家人能干出替人报名下乡这种事儿,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做些什么更出格的事情呢?
黄卫英跟徐元母子俩算是打了一场小小的胜仗,一路上即使遇到了认识的人,依旧面色如常,回到了家,在饭桌上,才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着家里人讲起了他们母子俩在赵家默契配合的故事来。
其实,按着黄卫英的脾气,有人敢算计她,别的不说,先上去抽三个嘴巴子再说,可是,事涉徐元,她就难免会更谨慎些了。
打赵如茵一顿,伤在身体,当时可能会给她带来些许疼痛,但十天半个月过去以后,伤好了,她极有可能记吃不记打、死性不改地继续算计。
与其这样,倒不如断其臂膀,给她一个格外难忘的教训,要知道,赵家虽然重男轻女,不怎么把闺女当回事儿,可到底是亲的,给不了太大的助力,在信里写一写省城的消息,这总该没有问题吧。
现在因着黄卫英母子俩这么一闹,爱面子且窝里横的赵大柱,只会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在赵如茵头上,别说给大闺女寄东西了,不专程写信过去痛骂她一顿,都算是好的了。
如此一来,徐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最起码,在恢复高考以前,赵如茵还是老老实实地当她的知青吧,没有赵家人替她奔走,山高水远的,她怎么着也不可能把手伸进省城来!
“既然出了这口气,这件事情就此揭过吧,人家都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咱们家也不能为了这么个女同志,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她现在在农村,被分配到的下乡地点也不怎么样,以后见着这人,警醒些也就是了,咱们呐,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
一家人正常的生活节奏不能因为赵如茵被打乱,徐来福希望孙子能记住这次识人不清的教训,如是说道。
那厢,诚如徐来福所料,赵如茵在农村过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