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原来她的汽贸店开业意义如此重大。
让初迎惊喜的是,这篇新闻稿发出去,别的媒体也认为是大事儿,有新闻点,纷纷来汽贸店采访,包括京城的四五家报纸,广播,华新社,新闻社,甚至京城电视台。
初迎在卖车之余,还要应付记者,看到来店顾客,记者们更觉得这家店与众不同。
她不是白嫖一家媒体的版面,是白嫖多家。
多媒体庞大的宣传报道声势可比她做广告效果好多了,一时间把有钱想要买车的顾客都吸引过来,店内人来人往。
再加上日丰进入国内市场多年,有深刻的品牌号召力,来店顾客都很爽快,成交率非常高,一时间他们都忙得脚不沾地,不到两个月卖出去八十多辆车。
初迎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宣传的威力。
不只京城顾客在他们这儿买车,还有很多外地来的。
不能跟公务车采购相比,但她们汽贸店肯定是所有汽贸店中生意做好的。
比后世的某些销量一般的4s店都强,十五六万的国产车利润是一万六七,车价的十分之一多点,利润也让初迎满意。
吃过晚饭,初迎带着小赋拎着西瓜去秦丹家跟她汇报卖车成果,她说:“我都没想到新闻报道的效果这么好,很多顾客是看了新闻报道来的,我们店一定会慢慢打出名气。”
秦丹说:“你们店本来就有优势,稍微一宣传顾客就来了。”
初迎想要趁着这波宣传多买车,等宣传势头过去,她要在相对比较便宜的交通广播做广告。
销售部部长邓安明可没想到初迎能把车卖得这么好,看来目标完成并不难,这让他的神经松弛下来,从津城过来两趟看店里的销售情况。
“你可没让我失望,原本不是你说要车就能有,现在车都紧着给你们店安排,别的汽贸店哪能这么快提车,你一定要抓住机会,把你们店做成所有汽贸店里的标杆。”邓安明说。
初迎郑重其事地说:“我们一定会保持住,再接再厉。”
能做成标杆当然好,厂商会给政策扶持和倾斜。
开业不足三个月销量达到一百辆,这可是件大事,初迎在报纸上刊登了销量过百的广告,又让人在汽修厂跟汽贸店合用的大门口挂了红底白字的横幅,庆祝销量过百。
刚挂好横幅,就听见陈周钊叫她,一回头,陈周钊摇下玻璃窗,正打量着横幅。
“又麻烦三舅大老远跑一趟,三舅妈又没来吗?”初迎惊喜地说。
“你开汽贸店,我肯定要过来看看,看上去业绩不错。你三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