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去做出这些决定权,并且让所有人都去遵守自己制定下来的规则。
在他看来,学术会议就是用来干正事的地方,不是给你拉关系扯家常的。
想干这些事当然也不反对,私下里自己去玩就行了。
至于人人平等,这只是个美好的理想,事实上根本做不到。
就算李元景在场也不行,而且每个会议也必须有几个身份地位超然的大佬来主持,所以这些人会不自觉的成为中心所在,不过这是好事。
“好一个因人而治!”李世民虽然不想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李元景说的对。
不过李世民并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扯太多。
李元景的答复让他无话可说!
“那些钢铁巨舰你打算建造多少?”李世民问道。
“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所有的军用船只都会是钢铁结构!”李元景毫不犹豫道。
“大唐支撑不了这么大的消耗!”李世民直接摇头道。
大唐皇帝号就不说了,现在他也知道那就是个试验品,好在试验品也很强大,李世民觉得接受了也就接受了。
新造的战舰吨位要比大唐皇帝号小一倍,可小一倍那也是近五万石重,两千五百吨重的战舰啊。
两千五百吨钢铁是什么概念?
就算大唐现在遍地都是高炉冶铁坊,但是经工部统计计算,截止今年,整个大唐一年的钢铁产出量也不过七千多吨。
也就是说,在建造大唐皇帝号的时候,李元景在一年半时间内,从东部的这些冶铁坊抽走了全部的产能。
这也直接导致整个东部的农具推广进度一再迟缓,随着大唐皇帝号的完工,新上马了新的战舰。
这也幸亏吨位小一些,让这些冶铁工坊有了喘口气的机会,趁机推广了部分铁农具。
“可以慢慢来,但钢铁战舰是必须的,接下来的战舰规格会继续缩小,目前正在建造的这艘大概就是两千五百吨到三千吨之间,未来的话,它应该是一支舰队的旗舰,至于其他的,再配四艘一千吨级的战舰,四艘五百吨级的小舰,一艘吨位待定的补给舰就可以了。
不算补给舰的话,一支舰队的吨位大约在九千至一万吨,有九艘以上战斗舰艇,一艘补给舰。
未来可以在北部胶东地区布置一支舰队,可直接威慑到整个半岛等东北部本土海域,岭南部署一支,负责南部等区域,江浙地区部署一支,负责东部海域,这三支算是本土舰队,若想开辟更远的地方,还要单独的再去组建舰队。
至于产能,让机械坊加个班,用上蒸汽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