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突然就停了,检修好用不了两天又坏,非常耽误功夫。
宋书玉没接触过这种老式的织布机。
上辈子她去参观一家纺织厂的机器时,对方用的是从国外进口的箭杆织机,效率非常高,后来更是发展出了喷水织机、喷气织机、片梭织机等诸多类型,更复杂更先进。
不过老式的织布机虽然效率不如后者,但也有个优点,那就是相对更简单一些。
宋书玉还是不想放弃,她决定研究研究,问对方要了k61机器的说明书,准备拿回去找谢铮这个学霸试试。
谢铮看了说明书后很感兴趣,仔细研读了一番,对宋书玉说:“织布机主要是由梳理机、绞纱机、络织机等几块主要的部件组成,其中……”
宋书玉听得头晕脑花,举起手:“打住,这个你能修吗?”
谢铮也不确定:“不好说,毕竟说明书跟实际操作还有差距,我得去纺织厂看看才能确定。”
“那你明天就去,你手里的活我替了。”宋书玉毫不犹豫地把他推了出去,“谢同志,咱们大队能不能花两百块就买到一台织布机就靠你了。”
任重而道远的谢铮:“我尽量。”
第二天下午,宋书玉正在跟宋建国讨论建房子的事,鲁斌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老远就大喊:“书玉姐,书玉姐,阿铮让我来通知你,他要在纺织厂住几天,让你们别担心。”
宋书玉错愕,不是说去看看吗?怎么不回来了。
不过谢铮现在还留在纺织厂,说明这事还有希望,算是好事。
她谢过了鲁斌,继续跟宋建国商量建房子的事。
他们初步准备建六间房子,每间面积至少在五六十平米以上,其中一间做仓库,一间放织布机,一间放染色机,一间放缝纫机,一间做办公室,还有一间备用。
建房子的事由宋建国监督,宋书玉则带着几名民兵骑车到处收购棉花。
这都过完年,冬天都过去了,家里有棉花的不多。他们这么做主要是给服装厂打个广告,让大家知道服装厂长期收购棉花,以便于大家趁着春天多种些棉花。
听说长期收购,价格还比收花站便宜,果然种棉花的人多了起来。
在本公社转了一圈后,宋书玉又去相邻的两个公社转悠了一圈。
等房子的地基打起来时,他们已经收购了一千多斤棉花。
这时候,谢铮也回来了,他不但带回来了两台织布机,还带回来了一台染色机,都是纺织厂淘汰的,很旧了。
两辆拖拉机拉着两大台机器回来,顿时在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