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关系着他们下半年有没有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宋书玉很紧张这事,先给服装厂的职工们培养了一番,又天天跟宋建国、施明等大队干部商量,考察队来的时候,队里的安排,怎样才能将他们最好的一面展示给领导们。
这是他们红旗公社今年的头等大事,公社那边也做了一些安排,粱干事甚至也天天往他们大队跑。
在大家紧张的期盼下,正月十六这天终于到了。
县里领导带了二十多名公社干部到红旗公社考察。
杨书记安排了秧歌舞欢迎他们。
在公社简单的休息和吃了午饭后,一群人就浩浩汤汤地赶到了红云大队。
宋书玉和宋建国负责接待这第二程,先是参观服装厂。
服装厂规模还小,十几分钟就参观完了,但服装厂的这种群策群力,发动广大劳动群众,共同建厂这种创新得到了领导们的表扬。
随后,宋建国带着大家去逛公社种植的棉花。
他们公社今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并没有增加,但社员们种棉花的热情更高了,不止是房前屋后,但凡哪里有块空地的,都有人把草拔了,种上了棉花。
更有甚者,还在自家院子里用破瓷盆、坏掉的洗脚盆等容具种了一排棉花,真是做到了发扬广大群众,全民种花。
这些都是社员的自发行为。
由此可见,额外的收入对社员们有多大的吸引力。只要能挣钱,能让日子好过一些,广大的劳动人民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
领导们非常满意,红云大队的种棉花的积极性实在是太高了,如果能够家家户户推广,每家一年多种个十斤八斤棉花,算下来,全县一年就能多出上百万斤棉花。
单是原材料,就能多卖好几十万元。
这可是没什么风险的增收好办法,确实值得全县大力推广,唯一的问题是这么多的棉花,红云大队服装厂这样规模的小厂子能吃下吗?
面对这个问题,宋书玉很自信:“领导,您放心,说了收购我们就一定会收购的,如果各公社不放心,咱们可以签一份收购协议。不过我们人手有限,离得远的公社,我们可能会晚一些收购,但最迟不超过明年的三月。”
人手有限什么的都是幌子,还是钱不够。他们要一边收购一边生产,然后边卖边回笼资金。
虽然这样紧张了点,但宋书玉知道,其他公社肯定不会像他们公社的社员这么积极,所以最后的产量肯定要减掉一半左右。
花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