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好战,在军事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只是遗憾延续下来的子嗣没有一个能承他的志把匈奴打得满地找牙。
这些年朝廷休养生息,赵玥虽然不是好战之徒,骨子里却也有开疆扩土的狼子野心。只不过打仗要烧钱,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充盈国库,为开疆扩土打下根基。
万分幸运的是当初崔文熙嫌弃的老二给他们带来了惊喜。
赵旭在六岁时夏文公经过一系列引导,发现他对军事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致,特别喜欢听武帝打仗时的趣闻,还会刨根问底问一些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夏文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军事这块不甚熟悉,可以说是短板。
他把这事跟赵玥说了,赵玥不禁有些小兴奋,试图把老二往军事上引导。崔文熙对此大为不满,二人第一次因为教育问题发生分歧。
没有哪个做母亲的愿意把孩子推向战场,崔文熙无法接受赵旭往后的出路在战场上拼杀。
二人立场不同,发生争执。
后来赵玥妥协了,退让一步,看赵旭自己的选择。
然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名将之才,赵旭完好地继承了武帝骨子里的逞强好斗,些许军书给他讲了一遍就能牢记于心,并且兴致浓厚,会自主询问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
面对他对战争军事的热忱,崔文熙一时陷入两难,她既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又不想约束他的志气。
最终崔文熙纠结了许久,才放任他遵循自我意愿。
赵旭选择了军事战场。
军事这块学识夏文公没法教,赵玥请来以前跟随武帝的老将,彻底把他培养成军事储备力量,为以后征匈奴做准备。
从此兄弟二人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一个学帝王术,一个学军事。
相比赵熠的所学范畴,赵旭有时候还能出宫去军营体验一把野性的力量。
那个男生女相的儿郎,骨子里的逞强好斗被简单粗暴的摔打博弈唤醒,他仿佛天生就为战场而生,终将成为大梁史上绚烂夺目的一颗明珠。
当赵君齐夫妻日渐衰老时,赵玥夫妻正直壮年。
他们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大梁,就如同赵玥最初所言那般,他的一生都很忙,从四岁被迫参与政斗之始,便是一辈子的劳碌命。
当年的武帝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很好地接过手,没有出任何岔子,并且日夜勤勉,心中装着武帝未完的遗志,扩张大梁版图。
现在他的所有付出只为强盛国力,为子孙铺路。
这样一个用家国占据生命大半部分的人,自然没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