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长辈一同随扈至今,一路走来,他也算是这两位神仙伉俪数十年相依相伴、相亲相爱的见证者。
特别开心他们之间的感情历久弥坚,经年不变。
但他开心,康熙可就不怎么快乐了。
才一回到热河行宫,他就收到了些个非议,都说他塞外行围,劳苦军士,也浪费钱粮。
气得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将随扈而来的诸皇子与文武大臣们都叫到了行宫:“有人说朕塞外行围,劳苦军士。不知承平日久,岂可遂忘武备?军旅数兴,师武臣力,克底有功,此皆勤于训练之所至也。”
否则的话,又怎么会有西部与李氏战场的两度大捷呢?
胤禛第一个拱手表示赞同:“皇阿玛所言极是。平时多操练,战场之上才能少流血。皇阿玛就是惦着八旗军备,才不顾自己身体,往来数日的坚持着行围。如此忧国忧民之心,却被这般扭曲污化,实在可恶至极。皇阿玛且给儿子些许时日,一定把这事儿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狠狠打妄议之人的板子。”
“就是就是,竖子不明就里,竟如此歪曲皇阿玛,实在可恶。儿子恳请皇阿玛准许,跟四哥一道彻查。”
十三直接撩起袍子跪下,那叫一个敏捷而又迅速。
直让后头也有此打算的几位阿哥错一瞬,错一生,再也没有类似表现机会。
只能看着康熙微微颔首,特别赞许地瞧着他们哥俩:“你们能有此心思,朕便已经万分欣慰。但朕今日召集你们所有人来并非为了追根溯源,而是给大家伙紧紧弦。莫以为天下承平,就可以松弛武备,须知火器再好,也不能完全取代骑兵,骑射才是八旗根本,咱们大清根本。”
“如今虽然准噶尔部已平,李氏也尽归大清版图,有这两场胜仗,沙俄那边也不敢轻举妄动。可如此,并不代表咱们就真没有敌人了。开了海贸与天下各国交流愈多,便越知天地广阔。居安思危不可忘,警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苦口婆心一席话,说得在场所有人等低头。
乖巧跪下,言说皇上英明,臣等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如此,康熙才满意点头。
接着,年羹尧跟噶什图请量加火耗,以补有司亏空的折子就到了胤禛面前。虽然这几年,康熙很少理政,但这等关乎于国本的事情,胤禛总要与他提一提。
得个这等小事,你只酌情处理,少来烦朕的嫌弃眼神之后才敢大刀阔斧干起来。
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才一说完,康熙就皱了眉:“火耗只可议减,岂可加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