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子,将大清天下带进一个新台阶。结果……”
不但父子失和,一切皆与初衷背道而驰。
甚至于,胤礽还年纪轻轻地就走在了他前面。想想当初他第一次叫阿玛、第一次被他牵着走路。话都还说不明白呢,就喃喃地给他背诗。
在他亲自教导之下,第一次张弓射箭,第一次写下自己的名字。
第一次射回猎物,第一次出阁讲经……
许许多多,他们父子两个共同经历的第一次,清晰地浮现在脑海。让康熙这心里,越发针扎似的疼。四十几年父子,谁能想到他跟胤礽就走到了这一步啊?
若当初……
胤礽只道自己年轻不知事,志大才疏,根本扛不起这锦绣江山。可又何尝不是他不曾托付给胤礽如胤禛般的信任呢?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真正到了与太子生离死别的时候,过往那些怨念、愤恨都消失不见。只有这么些年父子情深耿耿于心着他只提起胤礽名字,都忍不住悲从中来。
胤禛赶紧拿帕子给他擦脸:“皇阿玛万万保重,切莫忘了儿子的约法三章。一定一定以自己龙体为重,不然一哥若在天有灵,也必然不安。”
嗯嗯。
康熙点头应承,心里的悲伤却不减反增。
诸皇子担忧他身体,排着队地接连劝说。想让他赶紧回宫,好生休息。他却惦记着胤礽后事,想给其操办妥帖了再回京。
胤禛等苦劝无果,只能好生陪着。
自康熙五十七年以来,胤禛就全面监国。兢兢业业,处理政务上的水平也极为高明。便是王掞有心想以康熙年迈,祖宗鸿业不可没有继承之人为由,惦着再把胤礽迎出山都没有机会。
此番胤礽身死,皇上悲痛欲绝。
他这个胤礽老师就又看到了那么一丝丝微弱的机会,忙跟皇上进言。说一阿哥虽曾有错,但人死百恨消。死者已矣,皇上既然已经原谅了他,就不妨再宽待一点。
仍让他以太子身份下葬。
全了皇上与他父子之情外,也正与其妻高于亲王福晋等级的葬礼相符。
康熙虽老,可却不糊涂。
当即冷笑:“然后呢?跟朱元璋的懿文太子一样,接下来,你这老货是不是又要提议立弘晳为皇太孙了?”
那但凡你说是,朕就着人砍了你,绝不多犹豫片刻的凶狠眼神吓得王掞双膝一软,扑通跪下。
连说老臣不敢。
康熙眯眼,嘴角笑容万分嘲讽:“不敢?朕看你们这些乱臣贼子都敢得很!朕好好的保成,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