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了纯粹的两道半的古老篆纹经篇。
完整的两道,是《天人五衰》与《太阴炼形》,而那所谓的半道,则是已经跃入了神通的层阶之中,但是尚还未曾彻底被打磨成圆融经篇进而落于文字的《法相天地》。
于是,属于《法相天地》的那一部分的经篇辉光在稍稍有所映照之后,复又同样黯灭了去。
在之后的那“漫长”的一瞬息之中,伴随着气韵本身的交织与共鸣,更为细致的灵韵层面的印证与遴选似是在必然之中得出了早已经被楚维阳所预料到的结果。
属于《天人五衰》的完整经篇同样黯灭了去。
进而,霎时间,那洞照而至的玉光清辉浑似是在这一刻汇聚成了某种接引的灵韵桥梁,进而依循着这样的一道桥梁,那真正属于《太阴炼形》的珠玑篆纹相继化成收尾连缀的篆纹洪流,朝着远空之处所在的一切菁华凝炼的源头灌涌而去。
最后,当那灵光蒸腾与晕散开来的时候,属于道与法最为瑰丽的那等变化,便真切的显照在了楚维阳的注视之中。
第800章 大岳琅霄持中正
这一刻,凝视着那熠熠生辉的玉光本身,楚维阳像是无端的有着某种感触,这神通种子的彻底凝炼的过程,那早先时岁月光阴里的造化,浑似是一部厚重的经篇道书写下了繁盛的浩如烟海的文字之后。
直至此刻,那与其气韵与灵韵本身相契合的神通经篇的灌涌,才像是这一部厚重经篇道书的最后一页篇章的最后一行字句落下。
这一行字句本身或许便蕴藏着字字珠玑的高卓义理,而且无有这一句话的落下,那经篇便不完整,道书便无有所成。
而事实上,这顷刻间,楚维阳也因为真切的见证了原初版本神通种子的凝练之后,进而无端的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种油然而生的松弛感,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意识到一枚神通种子的关隘到底在于甚么。
往昔时,楚维阳只是将神通种子看的很是重要,但终归觉得这样的外物在修为的过程之中占据着太重要的篇幅,有些失之于道法的中正平和。
但是而今,借由着原初神通种子的彻底塑造过程,遂使得楚维阳明白,悠长岁月的洗炼也好,先天灵脉与无上菁华的相互造化也好,真正将这样浑厚的灵韵起到点化作用的,实则是神通经篇本身,是在修士的心神之中,被打磨至圆融无漏,并且落于文字的神通经篇本身。
而真正的神通种子的凝练,而今的过程也仅只是承载着一切的外象凝练而已,真正的关隘一步,实则在那轻灵道音叩问楚维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