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为值得欣喜的事情。
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之中,哪怕仅只是丝缕的雾霭的消散,也教楚维阳于参悟过程之中有了些许的进益与体悟。
那种进益与体悟本身已经开始趋近于道法本质。
进而,借由着这种感触,楚维阳遂顺理成章的意识到,那原本已经在自己的面前闭合的门扉,那无法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变化过程,借由着悟境门扉的驻足,便已经荡然无存。
原本的累积过程开始得以被重新的接续,每一处山野的洞见本身,还有着那一道道符阵的推敲与凝聚,更为广博的碰撞过程,在驻足于悟境之后,都可以加快着那些丝缕雾霭的消散。
原本应有的参道悟法的进程得以顺利的接续。
于是,稍稍适应了些许片刻这样的悟境之感触后,楚维阳旋即蹈空步虚而起,凌空横渡之间,依循着那一卷舆图,往更远处的山野之间横渡去。
而事实上,哪怕克制着未曾将目光落向楚维阳这里,但是高远的天穹之上,掌握着《玉册》的月华禅师,真个仅只需要念头的微微动荡,便可以轻易的感受到着天地之间的诸般灵韵变化,自然而然,南疆的山野也尽都在感触之中。
直至此刻,直至那种参道悟法之中,有类于洞悟的某种磅礴如渊的气韵骤然间在楚维阳长久的沉淀之后倏忽间冲霄而起。
当月华禅师真切的感受到了楚维阳的气息变化之后。
那自最早先时的天机示警伊始的层层余波的最后一道涟漪,终于在这一刻被得以抚平。
月华禅师的心神之中,对于巫觋教玄河道人其人的最后一道若有若无的在意心念,也在这一刻彻底的烟消云散了去。
楚维阳以“实际行动”向月华禅师证明了,他就是在纯粹的参道悟法而已。
不论月华禅师看与不看,这都仅只是参道悟法,除却道法骤兴的气韵之外,再无其他分毫的施为。
而也正是伴随着那最后一道心念的彻底烟消云散。
月华禅师的全数心神遂彻彻底底的沉浸在了驾驭着《玉册》往东土管涌月华的进程之中,这一刻,禅师不仅仅是不再隔空探看去,甚至连带着《玉册》的隔空感应也被斩断,那宽阔而无垠的南疆,而今与寻常的天地也浑没有了甚么不同。
上一次西土惊变的时候,这样的月华灌涌足足持续了月余的光景,而今东土惊变更甚,那样惊世可怖的虚无裂痕,注定要在须弥壁垒的重叠过程之中,吞噬去更多的灵韵菁华。
……
而也正在这样的时间缓慢流逝过程之中。
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