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能让她们看出异样来,赶紧笑着说道:“那可巧了,我这会就进了十匹,再晚一些估计就没有了。”
其他几个中年妇女一听,争先恐后的围着柜台要买。
这人一多,很快就有人气了,接连不断的有人来询问,一看到是卖窗纱,好几个都买了。
等这一阵客流过去,可把姜宁累坏了。
她内心激动不已,这一会就卖出去两匹布,她自己赚了四百二十块,顶她一个月的收入。
一直到下班,又零零碎碎卖了几米。
下班后,姜宁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江小溪摆摊的地方。
果然,江小溪依旧在那里卖发圈。
远远看着,姜宁不禁又提高了对江小溪评价。
胆大心细还踏踏实实,她不挣钱谁挣钱啊。
上前帮她卖了一会货,终于有一会没人买发圈了,姜宁赶紧把今天的收益跟江小溪说了。
江小溪也没有想到现在经编厂的窗纱会这么受欢迎,听到已经卖了两匹,也兴奋不已。
第23章 准备买房
之后几天,窗纱的销售都很稳定,每天能卖两到三匹,姜宁和江小溪赚的盆满钵满。
经编厂也对江小溪的表现十分满意。
孙副厂长对江小溪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维持客户就算合格,没想到在第一个月竟然能够拿出这么漂亮的答卷。
一接手不仅帮助厂子消化了积攒许久的残次品库存,还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发展自身品牌的可能性。
看着孙副厂长摩拳擦掌,打算一展拳脚的模样,江小溪也不能说什么,她是重生的,知道未来几年国营厂天塌地陷的变化。
上一世经编厂在五年后就会彻底解散消失,孙副厂长的宏图壮志自然也没有成功。
虽然是重生,但是江小溪也不认为自己可以对抗这个时代的洪流,所以对于孙副厂长只能感到惋惜。
不过,这些感触并不能打扰到她赚钱的兴致,一个厂子她救不了,但家里的生活完全可以越来越好的。
开完会回到家,趁着摆摊前的时间,拿出账本,翻看这个月的营收。
这个月发圈的价格开始下降了,有不少人开始跟风卖了。
不过,因为江小溪逐渐把发圈从零售改为批发,销售量的上涨比价格的下降快的多,所以这个月发圈为她带了将近四万块钱的利润。窗纱不到一个月带来了两万利润。
现在江小溪手里有了七万块,这在八十年代可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