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子精神气。
厂长崔叶明站在前面,看到下车的江小溪立刻迎了上来,伸出手说道:“您就是江总吧,你好,我是大白兔糖果厂的厂长崔叶明。”
江小溪笑着伸出手说道:“崔厂长你好。”
崔叶明迎着江小溪往厂子里走,边走边说道:“听说您要来,咱们厂子的工人都来了。”
江小溪看着厂子门口拥挤的人群,扫过他们的眼睛,点点头说道:“挺好,咱们工人的精神气不错啊。”
崔叶明点头自豪地说道:“虽然现在大白兔奶糖销售量不行了,但我们依旧是华夏名牌,相信在江总的带领下一定会振作起来的。”
江小溪挑挑眉说道:“喔,那崔厂长认为大白兔销量不行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崔叶明一顿,沉默了一会还是说道:“有两点吧,一点是宣传,您也知道,现在我们国企的状况,资金流都牵扯在三角债中,各种亏损,国家的拨款能把工资工资发了就不错了,还哪有钱做宣传啊。看看现在巧克力、水果糖的广告,现在的小孩子谁还记得大白兔。第二点就是生产线不行,唉,江总,说句实话,现在的大白兔奶糖已经不是以前的大白兔了。”
江小溪看了崔叶明一眼问道:“怎么说?”
崔叶明想了想说道:“江总,您吃过以前的大白兔奶糖吗?”
江小溪说道:“小时候吃过,当时没什么好吃的,觉得除了硬之外还可以吧。”
崔叶明苦笑道:“八十年代之前的大白兔可不是很硬。”
江小溪一愣问道:“什么意思?”
崔叶明解释道:“之前大白兔作为十周年献礼,华夏名牌可不是浪得虚名的,那是真好吃,奶味十足口感好。但是当时是半自动化,产量只有八百千克,根本不能满足需求。等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为了提升产量,从德国购入了淘汰下来的太妃糖生产线。买了生产线之后确实实现了全自动化,产量提升了很大一部分,可以大规模生产大白兔奶糖了,只是,这套生产线是按照太妃糖调试的,并不适合大白兔奶糖,成糖出来很硬。想要达到之前的适口性,就需要调试生产线,但咱们哪有能搞明白的技术人员啊,而那些外国人也不管这个,根本不给咱们调,没有办法,八十年代的大白兔奶糖才变得这么硬。本来大家想着等过几年在向上反应换生产线,结果后来就一直亏损,就这么到了现在。”
江小溪听完了之后沉默了,别说七八十年代,就是九十年代初期,华夏都是世界各国的垃圾生产线倾销地。
欧美各国卖不出去的老旧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