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不用花这个冤枉钱,公主立了规矩在那儿呢。”卖豆子的中年人分享道:“昨天就有外地来的商人跟巡逻队的护卫告状了,听说是客舍提供的饭食有问题,整个商队的人吃完就开始拉肚子,县尉核实过后,罚了那家客舍一大笔钱。”
“那县尉倒是公正。”姜蓁夸道。
“这是自然,外头这些人,都是来买盐的,搅和了公主的买卖,公主不收拾他们才怪。咱们蓝河公主,那可是个厉害人物,进宫第一天就砍了右相一剑,县尉哪里敢惹。”
卖豆子的中年人提起姜蓁的光辉往事,还挺骄傲自豪,夸道:“咱们公主就是脾气急了点,但做人大方又仁善,你来蓝河县买盐,不吃亏。”
“蓝河县的盐确实好,嘿嘿。”听着老百姓当面夸自己,姜蓁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指,赶紧说道:“这些都豆子我都要了,周胖给钱。”
周胖挺起胸膛,满面笑容的掏钱拿豆子。
遇到姜蓁这么豪气的客人,卖豆子的中年人脸上也乐开了花,拉着周胖的手,热情的说道:“我们乡里有两个年轻人,被选中在城内巡逻,你们要有事,我带你们找他去。”
周胖赶紧回道:“没事儿,我们就是随便问问。”
“那就好。不过你们有事也别客气,尽管找他们去,也不用花冤枉钱,公主给他们的俸禄可高了。”这中年人卖完豆子,把钱揣兜里,欢欢喜喜的离开。
姜蓁摸了一把脸,觉得脸不红了,才淡定的说道:“走吧,去酒楼里吃饭,顺便问问那些外来的商队,在蓝河县可有不便的地方。”
几天没在外头吃饭,蓝河县酒楼的主食,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有的店家都卖起了馒头和米糕。
酒楼的掌柜把姜蓁当成了外地来的商人,热情的介绍道:“郎君可要尝尝这馒头,这是我们蓝河公主为了孝敬王上才做出来,吃起来又松又软,一点不费牙口。这麦粉还是我一大早派人去水磨坊买来的,新鲜着呢……”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和传播,必然伴随着一些小故事,馒头现在就成了姜蓁孝心的代名词。
而且馒头是王室出品的美食,各地有钱的商人,就没有不想尝的,只要尝过,他们立刻就会被馒头松软的口感征服。
蓝河县外的水磨日夜不停的转动,降低人工成本之后,蓝河县的馒头价格也不贵,两个钱,就能换来一个拳头大的白馒头。
姜蓁非常阔气的让人上了一大摞馒头,让护卫们随意吃喝。
外地来的商人,有豪奢如姜蓁的,也有家资不丰,只买了几个馒头,大家分着吃尝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