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嘴上虽然这般说, 但心间难免对谢泽生出喜欢,不仅是因他行礼时憨态可掬的模样,更是因为他小小年纪,身上却见不着半点骄纵,竟是还会给他们这些人还礼。三大王和王妃,教子有方啊!
谢尧臣和宋寻月看着谢泽笑笑,念及他年纪小,便没有多言,左右在京城的环境里呆一阵子,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谢尧臣和宋寻月一人一边,领着儿子的小手,一道走上宫道。
而就在这时,迎面走来一名刚同皇帝议事毕出来的大臣,看着四十来岁的模样,一见谢尧臣,行礼道:“臣见过琰王殿下。”
谢尧臣还礼,心知这些朝臣对他都没什么好印象,根本没打算多话,还过礼,便准备继续往里走,怎知刚重新牵起儿子的手,却听那位大臣道:“王爷外出数年,所获颇多啊。”
谢尧臣面露不解,看向那官员,见他眼底隐有欣赏之意,以为自己看错了,只笑笑道:“确实收获不少,父皇还在等本王,先走一步。”
那官员再复行礼,谢尧臣点头笑笑,带着妻儿离去。
宫道上还有几位大臣,零零散散的坠在方才那位大臣的后面,想来是一道同父皇殿里出来的,但是走路快慢不一,宫道上走了一串。
又往前走了一段,谢尧臣又遇大臣行礼,行礼后,谢尧臣复又从这位官员脸上瞧见欣赏之色,那位大臣笑道:“王爷文采甚好,着实叫臣惊喜。行至瓜州时的那段景致描写,私以为文采最好。”
谢尧臣眼露疑惑,此话何意?他写给父皇的家书,父皇拿给这位大臣看了?
正疑惑间,那位大臣行礼道:“臣告退,不打扰王爷与陛下团聚了。”
望着那位大臣离开的背影,谢尧臣满脸不解,疑惑着看向宋寻月:“什么意思?”
宋寻月同样不解,摇摇头道:“不知道。”
谢尧臣跟着问道:“父皇把家书给这大臣看了吗?”
宋寻月寻摸着回道:“许是……”
又往前走了一段,迎面又撞上几个大臣,果然不出他所料,各个面上都同前两位一样,见他已不再是当初在京中时的疏离客气,而是多了分真挚的欣赏,似是很愿意和他搭话。
谢尧臣不由抽抽嘴角,这些言官,不是最讨厌他这种纨绔吗?怎么出去几年回来,京里这些官被夺舍了?
谢尧臣正疑惑间,有位大臣道:“王爷这本《四海志》,可当真帮了臣大忙啊,若非如此,审折子时,臣也看不出地方那知县撒了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