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况义剿灭青风山匪徒五人;
………
正元十四年,九月三十,县令况义剿灭青风山匪徒二十人。
从正元八年开始,县令况义一直在持续剿匪。说他没成绩嘛,他每年又能抓几个;说他有成绩,但是他连续剿了七年都没有把一家山贼彻底解决。
这段记录,董章庭总觉得有些不对。
他先是拜托一名士兵去城门黄县尉休息的地方,询问一下这几年的剿匪情况。随后又把这几年县衙内库房出入账目翻找出来。
钱丰收看他动静,同样意识到董章庭可能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因为库房内本来也没多少东西,他把东西都分门别类整理好之后,来到董章庭身边。
他在旁边看了一会,眉头一皱说道:“这个账目有问题。”
董章庭问道:“哪里有问题?”他把手中的账目送到钱丰收手里。
钱丰收左右一看,没有笔墨,索性直接口述道:“正元八年,少了一百匹布帛;正元九年,少了五十斤粮食。。。正元十四年,少了两百匹布帛。”
一道闪电在董章庭脑中划过。每年少了的布帛和粮食的数量,堪称巧合的和当年剿匪的数量对上了。
一两年可以说是巧合,但是连续七年,这就太巧了。
董章庭,不相信巧合。
被派出询问黄山的士兵回来后,把黄山说的话转告董章庭:“坛城县令况义和城中不少富户关系很好,把坛城把的严严实实,城中反对他的官吏富户,这几年总是莫名其妙出现意外,消失或者彻底落寞下去。黄山虽然是坛城县尉,却被束之高阁,城中防务包括剿匪都是县令一手负责,他什么都不知道。”
董章庭神色微沉,被派往坛城的基本都是寒门子弟,甚至不少是普通百姓举家供出来的读书种子。
换而言之,这种人在官场上基本没有什么背景。
况义又是靠着什么,把坛城上下把的严严实实,甚至连背后站着祁将军的县尉黄山都要退避三舍。
奇怪,真是太奇怪了。
钱丰收说道:“每失去十斤粮食或者十匹布帛,当年就有一个青风山的匪徒被抓,这还挺平衡啊。要是做生意,也能那么稳定就好了。”
随着钱丰收的话说完,董章庭和钱丰收猛然对上视线,嘴里说出同样的一个词:“生意!”
董章庭彻底明白了,况义就是在和青风山做生意,用库房里的布帛和粮食去换剿匪的功绩!坛城县内反对况义的人出意外,很有可能和青风山脱不了关系。
钱丰收听完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