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假性共栖最恰如其分的注脚。说的是狠高大强健,奔跑如飞,却头脑较为简单,不善于动脑筋,而狈身材瘦小,前肢奇短,行动迟缓,但却智商极高,特别善于出坏点子,于是,狼和狈就勾结在一起,狼驮着狈生活。狼利用狈的聪明,骗走牧羊犬,从牧羊人的眼皮底下叼食羊羔;狈利用狼的善跑、凶猛和强悍,游荡世界,实施诡计,获得食物。但当遭到猎人围剿时,狼会扔下狈自已逃命,而狈只要有可能,也会将狼出卖给猎人,自己趁机逃之夭夭。狼狈为奸只是一种民间传说,世界上没有狈这种动物。但动物学家野外考察却发现,大林莽里确确实实存在着类似于狼与狈这种关系的共栖现象,命名为假性并栖。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郊狼和狗獾了。郊狼和狗獾都是凶猛的食肉兽,却经常形影相随一起狩猎,因为郊狼不会钻洞,遇到老鼠或兔子钻进地穴,它就毫无办法,而狗獾善于挖洞,能跟随猎物钻进迷宫似的地穴,将猎物赶出地面,便于郊粮追撵,而鼠类或野兔快从另一个洞口逃到地面时,猛然发现有郊狼在地面守候,往往会惊慌失措地转身从原路往回逃,正好落入狗獾的口中,郊狼和狗獾都能在合作狩猎中获益,于是便形成了共栖关系。这种共栖关系与真正意义上的共生共栖最显著最根本的差别在于,郊狼绝不会放弃品尝狗獾肉的兴趣,同样,如果有可能的话,狗獾也很想用郊狼的肉当晚餐。
我突然间想到,这对鹩哥和那两只蛇雕间所发生的事情,比照郊狼和狗准的关系,似乎有某种相似的地方。但我来不及往深处细想,因为帅郎在空中兜了个圆圈,又朝徐娘俯冲下来,雕爪已快落到徐娘的身上了,我不得不打断自己的思绪,聚精会神观望。
徐娘没有躲避,也没有退让,这在我的意料之中,雌性在育幼期间特别勇敢,富有牺牲精神,绝不会在危险时刻为了自己活命而抛弃孩子的。但它也没有奋起反击,它的背羽抖动得更厉害,嘴也张得更大,哀哀的鸣叫声也更像一只渴望得到亲鸟爱护与垂怜的维雕。
我看得清清楚楚,帅郎的爪子触碰到了徐娘的脊背,只要用力一抓,铁钩似的指爪就能刺进徐娘的皮肉,将徐娘腾空拎起,奇怪的是,帅郎的爪子并未做出攫抓的动作来,而是在徐娘的背上靖蜒点水般地打了一下,便缩回雕爪飞了过去。
我猜想,有可能是徐娘模仿雏雕的叫声和乞食动作起了作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帅郎的攻击冲动,也有可能帅郎本意不是想伤害雌鹩哥徐娘,而是要猎取小鹩哥,但徐娘覆盖在小鹩哥身上,使得它无从下子,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