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寨引发的最大轰动,还是来了五批次的外国旅游团队。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就是华林市的外国人,都不是很多,更不要说是县城了,第一批次30人的国的旅游团来到了苗寨,引发了很多人的围观,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显得很是热情。而且,他们对于苗寨的景色,以及道观的景色,更是入迷。一个外国游客,在听到导游介绍了苗寨木门的传奇之后,对着木门,一口气照了一百多张照片,每一个印记。他都照下来了。
得到巨大好处的,是启明县附近的老百姓,刚开始,老百姓缺乏经商的意识。任凭不少的外地人进来,在风景区周围兜售纪念品。不过,没有几天时间过去。不少人就发现了,旅游团对当地的土特产很有兴趣,在苗寨吃了一些当地的特色菜肴之后,甚至有些游客,直接进入了附近农户的家里,询问是不是有这些特色菜肴的材料出售。
县委县政府抓住了机遇,开始组织老百姓,形成加工本地土特产的初步产业,为游客兜售这些产品,国辉煌直接负责这件事情,他的要求也是很明确的,自身的定位是山里人,山里人需要的是纯朴,要用适当的价格,赢得回头客。
徐少杰到启明县去了两次,启明县的旅馆,全部都住满了,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问题,苗寨附近的宾馆,还在建设过程中,有部分投入使用了,不过,就算是宾馆修建好了,也不可能完全满足需要的。
这是一种最好的发展模式,但也是其他地方难以学到的,整个的陇南省,如此规模的苗寨,也就是这里一处了,旅游带来的收入,见效快,而且不存在多大的污染,应该说,全国的很多地方,都在想方设法开发旅游资源,但是有着启明县这样好条件的地方,还是不多的。…
宏源市市委记杜顺平做出来了一件大事,他专程到了北京,请来了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对启明县苗寨进行了鉴定,在戴老板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旅游局很快开始启动对启明县苗寨景区评选星级活动的程序,在参观了所有配套设施建设以后,旅游局的领导暗示,这里很有可能获得五星级景区的资格。
其次的影响就是在华林市和会原市了,会原市的电子厂,投产是很快的,电子厂的厂房,属于环保型的厂房,远没有钢筋水泥房屋建设那么麻烦,而且电子厂是逐步的投入生产的,盖好了一批厂房,就可以开工生产了,刚刚任不久的龙江南,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招商引资工作面,开通了诸多的绿色通道,为企业办好各类手续,如今,不大的会原市,已经集中了不少的外来人口,流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