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家医院近日在泉州城出了好大的名,外头说甚么的都有,用毁誉参半来形容也不为过。
说是那日有个渔民夜间出门如厕,不慎被鱼叉划破了肚皮,花花绿绿的肠子都流出来了,家人吓破了胆,连夜将人送进泉州城。
可泉州城几乎所有的医馆都摇头叹息,不愿接这位病人,还有好心的老大夫叫他们别在折腾病人了,让他安安心心走完人生最后几个时辰,叫家属赶快回去准备后事吧。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舒朗的那家医院里那个蓝眼睛棕头发的西洋人站出来,和他教出来的几个徒弟一起将病人抬回去。
洋大夫究竟是如何操作的也没外人瞧见,按照病人自个儿事后的描述,就是洋大夫和他的徒弟们,用水把他流出来的肠子清洗干净,然后用针和线把他划破的肚子缝起来。
虽然很难想象,那病人也遭了老大的罪,人却是确确实实的活过来了。
坊间一时传的神乎其神。
舒朗明白那是一场并不规范的手术,伴随极高的风险,也不是人人都能如那位病人一样幸运。
医疗水平的进步,是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得来的经验,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条漫长没有尽头的路。
往后可能还有伴随各种医疗纠纷,难缠的病人家属,没有医德的大夫,罔顾人命的医院。
不过没关系,任何一样事物的发展,不都是这样,螺旋上升,波浪前进嘛。
只要今日播下种子,他日究竟在谁手里开花结果,并没有那么重要。
舒朗自觉他又完成了一项工作,因而坦然的给自己放了假,除了每月一次去衙门点卯,基本上懒得出门。
这日,沉迷钓鱼的他,收到了舒海的来信。
舒海这些年带着妹妹舒兰,跟随商队天南海北的跑,许是真有这方面的天赋,两人也折腾出了些名堂。
约莫在外头见识到了人情冷暖,近几年和舒朗这个兄长的信件往来倒是多了起来,比之以前住在一个府中却互相陌生好了太多。
这回舒海在信中说,他翻过年就二十了,妹妹舒兰也是十八的大姑娘,他给妹妹看好了一户人家,心下拿不定主意,想叫舒朗这做兄长的帮着掌掌眼。
说来也巧,那户人家近两年把生意的重心渐渐转移到了沿海一代。如今在沿海做生意的,哪个能避开泉州这块儿地方?
让舒朗帮着掌眼确实很合适。
舒朗亲自约见了那家的家主,又邀了舒海相中的那个年轻人上家里吃饭。
家主是个有几分精明的老狐狸,很识时务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