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个钱啊!全买成猪脂熬药!天哪!咋不遭报应呢!
张户一家赶上来了,两家要同行一段路。
张菜小声问王葛:“你都考上匠童了,咋还让你种地了?”
“这几天腾不出工夫进野山伐竹,地里的活又不等人,我肯定要出力啊。”
“也是。唉,阿母嫌我懒,我以后也要天天去种地了。”
你的懒还用嫌吗?王葛不想跟他独处,就一直跟紧大母。
张菜的阿母孙氏也是沙屯嫁过来的,她示意姚氏走到一边,打听道:“你阿姑有给你这侄女相看的意思没?”
姚氏还在心疼那三十个钱呢,没好气儿道:“阿姑偏心长房,我可不敢问!”
“她无母,你是她叔母,问问不是正常么?对了,过些天我回趟沙屯,你要往娘家捎东西,只管跟我说。”
姚氏眉开眼笑,暗暗开始盘算。
贾妪和张菜的大母魏妪正商议着哪天一起去葛妪家吊唁,说着说着就跑题了,开始小声叽咕贾槐的新妇年纪轻,肯定要改嫁的,葛妪脾气暴烈的很,到时说不定得闹场风波。
王葛有滋有味的听着八卦,遗憾两家的地头不在一块,很快就分道了。
第26章 26 货郎寻来
五天后,王翁已经能在院里自如走动。
下午未初时,院外有人喊:“这是王匠童家吗?有人在家吗?”
姚氏没从东厢房出来。
王翁暗骂句“懒妇”,牵着王荇出院门。
门前的东西道上,围了好些村邻和孩童。
原来是货郎进村了!
这货郎驱的是骡板车,径直从乡里赶来,脸上晒的通红。他的板车中堆满大大小小的竹器,席、筐、篓、篮应有尽有。车中央竖着几根竹搭的货杆,杆上挂的商品琳琅满目、花花绿绿,格外吸引妪、童!既有随风而转的染色风车、拨浪鼓、羽毛毽子,也有展开的彩色窗麻、绣花布囊,更有实用兼美观的竹笠、竹伞、彩色系带的圆头木屐、长皮靴子。
“是王葛小娘子、今年县里头等王匠童的家吗?”货郎客客气气问王翁。
“我是她大父。你是?”
“老丈,我姓刘,是乡里的货郎。我想每月从王匠童这里进一些竹器。”
王翁和虎头不愧是亲祖孙,这一大一小,鼻翼同时夸张的翕动,王翁腰上最后那一点不得劲,彻底好了!
货郎闻名而来收货,这明明是桩能让王户得益的大好事,姚氏、小贾氏却跟吃了苍蝇一样糟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