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岁小孩。
高羡一见到自己的儿子,心情顿时好了不少,加上刚刚服用了丹药,现在整个人都觉得舒服多了。
高羡的儿子名为高承安,这个名字还是高羡翻了许多古籍取的。
毕竟现在平国就这一个独苗苗,在三年来,高羡的后宫没有一个妃子再生下孩子。
因此高羡很注重对高承安的教育和培养,别的孩子都是三岁开蒙,高承安两岁半便开始开蒙了。
更由于只有刘寒玉才生出了孩子,高羡去她宫里的时间便多一些,对此刘寒玉觉得自己演的很心累,巴不得高羡多去去别人哪里。
高承安奶声奶气地说:“儿臣给父皇请安。”
高羡点点头,慈爱地询问了他最近的功课,又问刘寒玉这段时间高羡吃饭吃的如何,睡觉睡的如何。
高羡看着高承安,又想起桌上的两张报纸,心中不免叹息一声,他现在都不知道平国还能不能传到高承安这一代,就算传到了,高承安能不能受得住也是个问题。
他再一次感叹为什么人不可以长生,不可以永生,他想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但是却只能交给下一代。
*
盖伊·贝尔可谓是满载而归,若不是因为他的船实在是装不下了,再装的话船会有下沉的危险。
盖伊·贝尔这群人也是奇怪,什么都不爱,偏爱一家快餐食肆,几乎是日日都去吃,说那家店每日的菜都不一样,但是每样都好吃。
到了快要走的这一天,盖伊贝尔去吃了最后一顿,他一想到回去以后就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饭菜,只能吃硬邦邦的白面包和腥臭的肉,以及难喝的浓汤,他一边吃还一边掉起了眼泪。
杜是是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倒也不至于哭吧。
盖伊·贝尔擦了擦眼泪,抬起头来用撇脚的中原话说:“窝灰再肥来的!”
杜是是:.
盖伊·贝尔整个船的人无疑是给奉县的百姓带来了一些收入,再加上奉县申请到了玻璃厂,如今工厂正在建,但是什么时候招人没说。
杜是是觉得进玻璃厂里当个工人就是个很好的选择,如今她没有因为力气大被选去做士兵,那么她定是要去玻璃厂。
进厂当工人好啊,又稳定,每个月工钱固定时间发,偶尔还会有职工福利。
杜是是的阿娘收拾完盖伊·贝尔几人的碗筷,便又开始了自己的消息分享模式:“这玻璃厂说是从扬州调过来的什么技术员来管呢。”
“技术员,什么是技术员?”
杜是是无奈补充:“就是已经掌握了理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