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队伍里,在带刀死士的监督下,没有一人敢打闹哄抢。
因为是高凤宜亲自带队赈灾,所以户部也不敢随便糊弄,给她拨发的都是精米精面,不过高凤宜用这些精米精面向秦家兑换了比较差的糙米黑面,因为这样可以换得更多的粮食,救助更多的人,而且这种米面难吃,只有那些真正饿肚子的人才能吃得下,这就杜绝了那些想吃白食占便宜的人和想贪墨赈灾粮的贪官污吏。
而吃饱饭的百姓则由陆淮之带着陆家的医师给他们检查身体,排查有身染疫病的百姓,以防大疫的出现和蔓延。
高凤宜还组织死士带领百姓在县城外搭建简易的救灾帐篷,供因灾受困、流离失所的百姓居住,凡是参与救灾工作的百姓,高凤宜特意嘱咐监工的死士给他们每顿额外发一个黑面馍馍。
因为听说县城这边在施粥,周围的流民逐渐向县城围拢,高凤宜干脆又让人在县城外救灾帐篷处也开了一个粥棚,以免流民挤入县城,让县城原住民们心中生怨。
在高凤宜恩威并施的手段之下,民心浮动的关水县很快变得秩序井然,高凤宜又召集县城里的大族,让她们选出一个能人暂代县令一职,等朝廷派新的县令下来再将工作移交出去。
高凤宜见关水县的救灾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她便留下了一部分死士监督关水县的救灾情况,她则带着秦沐风他们向泗水县出发。
等到了泗水县,她将关水县的那一套如法炮制,也在县衙门口立了一个挂头颅的高杆,把泗水县县令的大好头颅挂在上边示众,还把人皮戒贪旗插在她审案的桌子旁边,等立完了威再施恩,又是按照关水县的成功模式开展救灾工作,这一番作为下来,泗水县从上到下也被高凤宜收拾得服服帖帖。
至于宝丰山、渝水、淦县几县的县令虽然也贪墨了赈灾款,不过贪的数额不多,高凤宜给他们下发了定罪通知书,让他们自行选择是革职查办、远徙千里,还是用大半家产顶罪,前边有两个县令的头颅还在高杆上风干呢,高凤宜认为她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至于关水和泗水两县县令的家产,高凤宜早让秦家去查点了,无论房产田产还是古董字画亦或是夫侍仆从,能卖的卖,一时卖不了的就让秦家的鉴定师估价,都由秦家吃下,高凤宜只要现钱。
就户部抠抠搜搜拨下来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够救灾修坝的,高凤宜想把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