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酒呛在喉头,左边看看卸了妆来赴宴的“谢瑶环”和“袁义士”,右边看看抱着弘历写诗的幕僚们,心说的确,你的自信在不断增长,我的底线在不断下跌。
众欢同乐醉不归,正是人间好时节。
第35章 老皇帝他顿悟了
康熙莫名其妙眼皮直跳。
想想那群孽子现在大半都在圆明园看戏, 总不能在戏台子上打起来?
“万岁爷,几位大学士求见。”
康熙早从窗户看见了候见的几个老臣子,已经是快落锁的时辰, 想想他们看完戏一刻不停从圆明园赶过来……康熙长叹一声:“传吧。”
果然那位凌霄格格排出来的戏, 不能用常理忖度。康熙摁了摁眼皮,忖度也度不出来, 惊肯定是惊,就看是惊喜还是惊吓了。
君臣几人见过,空气中沉默了一瞬。最后还是李光地以其年高出了头,和皇帝回禀, 今天这场戏吧, 很精彩,建议您也看一看。
几位大学士已经在回京路上充分交流了意见, 女巡按这出戏, 虽然每一幕都让人肝颤,但你别说, 它整体框子特别正。
——皇帝是爱百姓的,只是奸臣蒙蔽圣听。
虽然皇帝是武则天, 奸臣是她侄子,你就说爱不爱吧。
——臣子是忠心报国的,纵被奸佞折磨仍心怀圣君。
虽然臣子是宫婢出身的女巡按, 你就说是不是忠于天下忠于朝廷吧。
理出这个框子, 几位大学士真是忍不住夸一声“绝”!写诗写的是才情, 编戏可太暴露政治观点了, 雍王侧福晋在政治底线疯狂蹦迪, 最后你还得夸她质清性贞。
连身为宫人在外找情郎,你想想皇帝的性别也都没法谴责……
既然戏没问题, 那么九爷破防是谁的问题呢?
李光地不愧是敢当面穷追猛打式捞方苞的猛人,平铺直叙一字不落地把台下的戏也复述了一遍,眼睁睁看着康熙帝脸都青了也没打个磕巴。
“万岁爷息怒。”李中堂平静地劝皇帝,“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也是常事。”
——有公开支持奸臣的,也有忠心报效圣君的嘛。
康熙狠狠一巴掌拍在桌上!
“胤禩呢?”
“八贝勒一语未发!”
康熙霍然而起,颤抖的手握在一起,整个身子却已经气得发颤。
“孽障!朕怎么生下这几个孽障!!从小读书饮食,哪一处不是朕亲自照管?!”康熙爷早年挨个死皇后,对儿子们真是又当爹又当妈,尤其几个大儿子,更是当宝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