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娘子,愣是给她一句话逗笑了。
包厢里孔尚任等人已经到了,今天看的是《桃花扇》。
孔尚任,戏剧家,曾为康熙特授为国子监博士,如今已失官多年,在莱州做知府幕僚。雍王南巡邀他往江宁府重排全本《桃花扇》,孔尚任再无不应之理。
“听闻当年曹寅老大人排全本《长生殿》,与洪昇先生亲协音律,我嘛,不通文藻,也只好给钱了。”凌霄请孔尚任坐上座,自己二话不说往下首坐了,众文人看她心意坚定,都顺从了。
她言语客气,文人们更是再客气一万倍。不提西林觉罗侧福晋的才名,也不提她是个出资排戏的大金主,单凭她捞过方苞,昨日之事又足可见她是位仁义王妃——文人们谁不盼着以后自己出事儿有位知己权贵捞一捞啊!!
如此权贵就该出门交际,做朝廷和文人的纽带嘛!她不出门可多浪费人才!
在场的文人们于昨日事更有一道信息来处,王妃还跟着袁书生一道参加文会呢!
这可太好啦!一个袁举人青年才俊,雍王都赐金赏银,老夫年过半百就更不必避讳了!雍王爷,一点不泼醋的奇伟男子!不愧是不拘一格降人才!
众文人互吹了一通凌霄的才华与仁义,怀念一番去年去世的江南文人之友曹寅曹大人,品着台上《桃花扇》,快乐地散了场。
《桃花扇》是昆曲传奇,足有四十余折,要连演几天才能演完,大家约定明天下午继续看,凌霄又格外邀请大家明日上午往纺织厂参观。
纺织厂已经初具规模了。
凌霄眼里的初具规模,足以把文人们都干沉默了。
看看这排列整齐横平竖直的数百台织机,看看齐齐整整上工的纺织女工们,一匹匹布帛流水般源源不断下机堆叠。
江南纺织乡,这些布匹不算精细,勉强算做中等。可文人们再不辨菽麦,总也懂得这些堆满了库房的布匹,可蔽风寒。
……这?从前没听说曹颙这么能干啊?曹寅那样精干的人才,做织造二十年,也从来没整出来过这样的奇迹啊!
陪同参观的曹颙听见一两句私语,连忙说道:“这都是博士之功!”将凌霄从京城带来新织机,不吝钱财鼓励创新,京城织娘们和江南工匠沟通改进,万大人忙完煤厂又辛辛苦苦来从头架起了纺织厂的框架一一说明,说到激动处恨不得挨个认个干姐姐!
“当年黄道婆衣被天下,如今侧福晋之功不下黄氏!”曹颙激动得红了眼,几乎要振臂高呼,“功在千秋!利国利民啊!”
我曹家的亏空有救了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