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看了,没有任何反思,却毫不领情地对我说:“你们单位也是,发这样的电影票,还不如发两桶油呢。”
你说,人和人真的能互相理解吗?
就在前天,我买了张碟拉着丈夫看,是部夫妻关系片。男人因工作紧张疏于和妻子交流,终于令妻子红杏出墙。我悄悄观察着他的表情,希望他能像我一样,将艺术和人生进行对比——他借口工作忙,已经冷落我很久了。但我发现,他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对那个男人的下场他比我还要幸灾乐祸。
谁知道呢,世上就是有这么一些人,对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没有丝毫的领悟,真是可怜又可恨。
夏景:千万不能把艺术的想象,轻易运用于人生的经验之中。
说到艺术和人生的关系,电视上正好放着一个现成的节目,而且这个节目的主持人还有一个人无他有的绝活:让所有来宾边哭边诉。
在我看,这个节目和艺术或人生都没有什么关系。
现在该轮到你觉得我可怜又可恨了,但按你的性格,是不会直接痛斥我的,你会给我找一本书来看,书名就叫《怎样让你的内心更美好》,我三下两下、一目十行地看完了,然后打着哈欠说:“晚上吃什么?”
这大概就是你所感慨的:人和人真的能互相理解吗?
你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牧马人带着一匹马去了水边,可是马一口水也不喝,因为它不渴。现在,你就带着我们这些老马,去读书、去电影院,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老马们心境坦然,没有任何想法,它们既不喝水,也不感动。
老马和牧马人的交流出了问题,只是因为牧马人的理解和老马们的自我感觉没有对上号而已。你对同事、对孩子、对丈夫、对堂兄的期待,没有什么错,但问题出在了态度上。太过强烈的感化意味的交流,往往最后都得以失败告终,因为在你看来,让他们理解你,成了你的主要目的,而没有想到其实是你在需要着他们的理解。
因为同事们吵吵嚷嚷就送给他们关于修养的书,为了让孩子理解世界充满爱,就让他看《读者》,难道你的修养,就是靠读这些书来的?难道你对世界的理解,没有曾来自过三毛?如果张艺谋知道你为《千里走单骑》这样下工夫,一定会给你一个名人无私的拥抱,还有你的丈夫,幸好没有被他发现你在偷偷观察他的表情,否则该轮到你有口难辩,难道丈夫工作忙就是女人出墙的借口吗?
这个世界上,对艺术作品的态度,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种是为了发现自我而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