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她也一定喜欢。
“嗯”苏眉道,“味道不错。”
“当然,不看是谁介绍的?”自翊有时也是一种“美德”。
料理师傅很年轻,引发我们的兴趣,他的手法很正宗,标准的“鹤”派的,“双手回旋五手”手法。
“你是在日本学的寿司吧?”他就在我们的正前方,而且长得还算挺帅,可以当做“开胃菜”,我用汉语问他。
他的脸红了,“对不起,我是日本人。”他用日语说。
“好可惜啊!”我向苏眉吐吐舌头,可惜啊,我不喜欢日本人,苏眉也不喜欢。
我们把目标转移到料理上,一会儿,面前的蝶子就推得老高,我们俩一边吃,一边看着蝶子笑,好在人不是很多,旁边几桌都是老外,他们的蝶子也不比我们少,不过蝶子的颜色就不同了。他们吃的挑是最贵的,我们吃的挑是最好吃的。别从蝶子的单价上看料理的味道,因为,很骗人。
这顿饭我们吃了一个半小时,合计了一下盘子的金额,二百三十二元,每个人正好吃了五十八的一倍,想来应该吃回本了。这是第二次,我听见了一个声音在说,“这两丫头,真能吃。”标准的京片子,却出自一个老外的嘴里。
北京特色之——四合院
苏眉租的不是楼房,而是北京传统的四合院,这是我没想到的。据她的话说,这可是老北京特色,现在多少人想住还没有地方找呢!房子在西城,交通方便,据我们俩上班的地方,公交车四十分钟就到了,这样的地方,在北京算是很方便的了。
首先,这地方让我很亲近,因为我祖父住在农村,从前就是这样的院子,现在他们都已经住上楼房了,我却在北京回归四合院了。很多新到北京的漂儿,都住过这样的四合院,这地方房租很便宜,二百到三百之间,一小间,八到十坪。为了挣钱,每个院子都拆成若干个小间,有的还加盖了二层,住了N多的人,这样人家的房东,通常靠包租过活,可以参照《功夫》中包租公婆俩的“猪笼寨”,感觉很象,在北京,大家把他们叫做“吃砖头”的。
苏眉租的这个有所不同,人家都是房客挑房东,这家房东挑房客,不是谁都能来住的,得房东看你顺眼才行。房东阿姨以前是做建材的,现在手里的钱,足够她花下半辈子的。她不缺钱,没有象别人家那样改得跟集中营一样,还是宽宽敞敞的四合租,他们老俩口,加上他们儿子住正屋,南、东、西三个厢房出租出去。厢房都是一式样下来的,三间,两边住人,中间是客厅,一间三百,一起租二间的话就是五百五,中间公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