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其实早在三年前便已启用,原本是预计八年回收,但是经过三年,不但没赚,还一年赔得比一年多,董事会出尽百宝还是无法让业绩起死回生,只好另寻方法。
多方打听之下,知道了有一个出色的饭店管理督导,住在伦敦,是个中国人,名字叫夏熠。
是个摄影师,但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督导饭店的抽成。
同行的说他抽成像吸血鬼,但是,他有办法找出赔钱的原因,而且想出方法改进,他的能力几乎要变成同业间流传的神话,因此,在董事会同意一个颇高的报酬结论下,请他先来台湾看看。
所以夏熠飞来。
第一次与森林饭店董事会中几位重要的董事们见面,他立即提出了意见,“硬体设施不够好,需要改进,园区要重新规画,还有,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员素质以及面对顾客要求的反应不及格这两点。”
董事们对他所提出的,大感惊讶。
“我们的设施不会比外国饭店差,何况,员工也都受过训练,知道怎么满足客人的要求。”其中一名董事道。
“第一,器材老旧且没有保养,第二,清洁工作做得不够彻底,这两点会让客人不舒服。”
夏熠顿了顿,确定那些老家伙们能消化刚才那些对他们来说太过爆炸的讯息后,才继续说下去,“态度不错,但是反应太慢,客人花钱来玩,要快,要尽兴,没人喜欢等,尤其是花了大钱。”
这两个多星期,他走遍了每一个地方,也跟每一名员工谈过话,无论是客服、厨房、房务,还是行政人员,他花了很多时间跟他们谈话,而且记下并且统合说话的内容。
过去几年来的顾客意见单,他一张一张的看,然后依照主诉分门别类,发现抱怨最高的,是服务态度。
那个会面的下午,老家伙们在马蹄型的会议桌旁,听他大肆批评批评他们的心血。
“衣服不是洗干净就好,还要柔软、好穿,客人才会喜欢,如果森林饭店是一颗苹果,那我可以告诉你们,已经烂一半了。”夏熠毫不留情的,“你们付我大钱,我也找出了问题所在,你们可以找人来重新督导,也可以让我做,不过,我话先说在前面,我抽要抽到三年。”
虽然他没有读心术,但看老家伙们皱成…团的表情,也知道他们的内心血流成河。
隔天下午,他喝咖啡的时候,一纸合约由经理送来他住的房间。
董事会同意他开出的报酬,条件是,他们希望可以抢攻明年的寒假市场,也就是说,包括硬体重新施工以及服务员的再训练,他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