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的爸爸问。
“是你们家蚂蚱把我领来的。”柳桩摸了摸蚂蚱的头,“要不是他,我还真不知道大伙儿都在这儿呢。”
“蚂蚱在哪儿碰到的你啊?”蚂蚱的爸爸更迷惑了,“这小子一直和我们在一起的,我们怎么没看见你?”
“这可就要问蚂蚱了。”柳桩说,“我是来火车站接人的,被蚂蚱认出来了。呵,你们家蚂蚱真是好眼力,这么大的广场,竟能认出我来。看来,我们爷儿俩是有缘呐。是不是,蚂蚱?”
听柳桩叔这么一说,蚂蚱不好意思地笑了。
望着已经匆匆走开的那两个招工的人,柳桩本来很高兴的脸,又变得很忧郁。“那两个人是不是说要招工?”柳桩问大家。
“正是。”三虫儿的叔叔说,“不知道怎么回事,见你一来,他们就走了。”
“多亏我来了,要不然……”柳桩深深吸了口气,“要不然……”
“要不然会怎么样,柳桩?” 二蛋儿的爸爸问,“你可别吓着了大伙儿。”
“唉。还真不是吓你们。那两个人是招黑窑工的,我认识。”柳桩说,“被他们招去的人,别说工资了,能保住命就不错了。火车站这样的人很多,你们可得小心,万一上了当,就麻烦了。”
大家这才知道,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轻易吃不得。
第四章 找工3(1)
柳桩说的,一点儿不假。
由于火车站是人口流动最快,也最密集的地方,所以,这里就聚集了三教九流,各种各样的人。尤其是在秋后这段时间,大批从农村来的人,通过火车站、汽车站,赶往全国各地寻找打工机会。
在骗子、小偷们眼里,尽管这些出来打工的农民,并没有多少钱,甚至钱少得可怜,但是,由于他们天性纯朴,防备心不强,容易相信人,因而就成了最好的“猎物”。而一旦这些“猎物”被骗子、小偷们盯上,除非一些偶然的原因,农民们十有八九会被“捕获”,经常是连路费和吃饭的钱,都被骗光、偷净,有的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柳桩说的“黑窑工”,就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
招这种工的人,个个都是油嘴滑舌,能说会道,察颜观色的本领很强。他们专门骗出来打工的农民,对农民说工作多么好,工资多么高。而一旦农民真的相信了他们,跟他们走了,从此,真的就像柳桩说的,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为什么呢?
因为凡是进了“黑窑场”做工的人,都会被黑心的场主像关押犯人一样关起来,有的甚至还会被锁上铁链,以防止逃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