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虽是门下官员,却?完全不在众人料想之内。
只?见门下队伍的尾部,施施然走出一名官员,行?礼道:“臣在。”
“陛下!”站在前头的门下官员立刻扬声:“此举不妥!”
昭昧听着?话听得耳朵起茧,现下再听,竟觉得有趣,问:“哪里不妥?”
门下官员道:“修史当取德高望重、博闻多识者?,可这、这崔主事以科举入仕不足一年,又年纪轻轻,全然不晓前朝旧事,怎能监修前朝史书!”
“哦。”昭昧道:“那敢问卿,有何寿齿四百年的博闻多识者?推荐啊?”
那官员已经?做好推荐的准备,闻言正要开口,忽然反应过来,噎得一声不吭。
昭昧轻笑:“看来是没有了。既然找不到活了几百年的老妖精,那么,五十岁的和二十岁的也差不到哪里去?吧——谁都不曾亲眼见到周朝开国。”
门下官员仍坚持到:“修史书以为后世之鉴,而崔主事本?在闺阁当中,常年不见外事,眼界所限,怎能如实?纪闻,所撰之史,又怎能流传后世——”
昭昧摆手:“只?她?一人又修不成史,不是还有你们吗?”
“可决定权却?在她?——”
“够了。”昭昧一言打断。她?坐直了身体,扫视全场,问:“你们都有意见?”
那眼神一瞥,所有人脑中都浮现出何廊中死时的场面,顿时脖子发冷,身体一抖,纷纷低头,再没人吭声。
“既然众卿都没有意见,那便由崔主事主持此事,选拔有识之士参与,门下省全力配合,弘文馆开放一应典籍以供参阅。”昭昧一锤定音。
自从?杀了何廊中,无论是否阳奉阴违,至少朝堂上,再没人敢顽固地和她?呛声,昭昧终于感受到支配权力的痛快,见此事落定,再无人反驳,便接着?说起了下一件事。
“另外,”昭昧道:“自今日起,朕欲向天下征书,不拘类别、不拘版本?,凡献书多者?,按量分级,以定奖励。”
这是宣告,而非商议。
撂下此话,不顾众人如何反应,昭昧就宣布退朝。
她?一路返回辉光殿,不多时,李素节便来到,开门见山地问:“你要编书?”
“是。”昭昧点头。
李素节道:“其实?有些早了。”
编书的背后是鲜明?的政治立场。受前代焚书坑儒的负面影响,自那之后,历朝为统一思想,不再明?目张胆地毁坏存世书籍,他?们选择了更迂回而可接受的方式,即编书。
无论是丛书还是类书,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