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太后们成了名垂青史的贤后,而?那些食髓知味一定要非常手段才不得不放弃的太后们则成了牝鸡司晨的祸水。
李素舒悠悠道:“只是不知道这位萧太后是哪一种了。”
“无论她是哪一种,”昭昧说:“她们要拉锯得足够久。”
“我?明白,”李素舒说:“谁弱我?们就支持谁。”
昭昧正是此意。
在北域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话题重?新回?到文书的安排上,她们开始探讨哪里?布置的暗鸮能够召回?,又该如何将?暗鸮与文书配合使用起到最?大?效果。论起如今的暗鸮,只怕李流景也没有李素舒这般如数家?珍,交流起来效率极高,很快两人便敲定安排。
派出三百暗鸮分别随从三百文书前往各县监察,在护卫安全的同时负责信息传递,同时,为降低信息减损,提高传递效率,她们将?在各州设提点官,负责对接州内文书,并?封浮金为都提点,汇总全部信息且核查来源,最?终提交至李素舒手中,向昭昧汇报。
原本还有些不情愿的李素舒颇有开闸之意,越发停不下来,讨论得如火如荼。
直到一声突兀的通报中断她们的交流。
扬州大?水。
洪水实在是太过寻常的灾害,昭昧再回?忆邢州大?水时的狼狈,记忆都已经模糊。坐上皇位后她便知晓,每年夏季,自各地报上来的各类灾害不知凡几,往往不是这里?洪水便是那里?干旱,频繁的灾害提高了她的接受阈值,以至于等闲灾害仿佛只是一连串救灾旨意的不断重?复。
但扬州大?水不同。
比起那些河段决堤导致一县两县受灾的情况,此次扬州大?水直接波及大?半个州,如同当年邢州大?水的重?置。二州均在江北,因江流而?发达,亦因江流而?受难,一旦干流决堤,咆哮的洪水能直接卷走千万人性命。
亦为昭昧敲响警钟。
“户部照例救灾,对应蠲免赋税。但是,”昭昧道:“我?查阅周朝旧史,干流洪水未有这样频繁,究竟是什么?缘故?”
“恐怕是年久失修的缘故。”李流景道:“有周一朝,每年有例行?巡检,及时加固,确保堤坝安全,但至末帝末年,巡检制度已经荒废,堤坝多?年未经巡检,才导致邢州大?水。”
她没有说本朝,但意思?已经足够明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末位的夏翀。
夏翀咳了两声说:“我?最?近手头还有点儿事情没搞完——”
“夏廊中,”昭昧直接发令:“此次救灾,你带人随户部一同前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