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一年的用度有限,不可能为了一个案值不过百两银子的案子花费上千,不过一旦涉及朝廷颜面,那朝廷就会不计代价,不惜人力物力,上天入地也要把罪犯抓捕归案,这时候就会觉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实在是至理名言。
「……别人破不了,泰半是因为本钱没有下足,有心而无力罢了;而陆眉公能屡破奇案,则是因为他背后有当朝首辅为他撑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等闲人也不敢刁难他,案子不破才是怪事。
如此一来,陆眉公造就了一段神话,加之李东阳的支持,升迁自然顺理成章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没有李东阳的地位和气度,可纵观我大明官场,从中央到地方,七品以上的官员中,大概只有我肯用而且敢用江湖出身的人物,这也是不争之实。
」「从前,你也和丁聪合作过,我相信,他会而且肯定能满足你的许多愿望,但你应当知道,他是绝不会允许你踏入官场半步的。
不要为此而责怪丁聪,不管你和他有什么恩怨,但在这件事上,他只不过是遵守了官场的铁律罢了,没有什么好指责的。
换了张聪、李聪,你得到的十有八九是同样的待遇,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而不幸的是,在绝大多数朝廷命官眼中,江湖人就是祸害。
唐五经你知道吧?」高光祖点点头。
「虽说唐五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角儿,可他毕竟是唐天威的独子,进京更是代表唐门,也算是一号人物,可蒋逵在向别人介绍这位合作伙伴的时候,却绝口不提他唐门的背景,唐五经死后,蒋逵更是撇清了所有关系,就像两人从来没有认识过似的。
蒋逵这个皇亲国戚尚且如此忌讳,遑论他人了!」唐五经的例子一箭三雕,其中最关键之处是用蒋逵来影射蒋迟,高光祖聪明过人,自是不难领会,好在他投奔我之前,曾暗中观察过蒋迟多日,当知我所言非虚。
不过,我现在和蒋迟好的蜜里调油,有必要将蒋迟和别人区别对待,以免高光祖产生不好的联想。
「当然也有例外,蒋小侯就是皇亲国戚中的另类,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同样已经深入他的骨髓无法更改,对于这些皇族子弟来说,大明是亦家亦国,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就像你不会允许一个强盗走进自己家一样,他们也不愿看到一个江湖人堂而皇之地登上庙堂。
蒋小侯比他堂弟高明的是,他不是一刀切,他会先确认一下,这个江湖人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
只是,想获得他的友谊并不容易,光祖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