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的面前更显得尴尬,反倒是丽妃娘娘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如火,伺候皇上生活起居可谓无微不至,只是那往日多种多样,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床帏之欢却不知不觉地淡了。
文帝自觉有愧于丽妃,在她的面前不再有往日的雄风,而她似乎对他也不再过分纠缠,苦心邀宠。
他这一段时间以来,总是想着许多繁杂的名目,有事没事的将宫廷府库中的奇珍异宝重赏丽妃,可是她却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甚至连谢恩的样子也是淡淡的。
他明白,以丽妃今日的地位,恐怕只有将她册封为皇后才会让她真正的笑一笑了……那场惨烈的战斗,让丽妃对曦月刮目相看,也让她重新认识到治愈系血花的独特威力。
而且据紫衣堂的美女们回报的情况,那两个异教女子的武功实在是骇人听闻,而且帝国铁骑的战力也并非想象的那么虚弱。
这样一来,丽妃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帝国上层的骄奢淫逸之风还没有把帝国的铁骑腐蚀到不堪一战的地步,所以,以现在各地红花流的真正实力恐怕还不足以成就大事。
她决定再忍些时日,等待时机成熟。
再说那突然冒出的异教神功,和战力回勇的蒙古铁骑都让她心存忌惮。
大明的朝廷可以更迭,可是绝不能让自己的帝国落在外族的手上,这是丽妃一直坚守的底线。
她要的是红花流的崛起和自己母仪天下的名分,而不是颠覆整个王朝。
那场塞外的遭遇战,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或者说既有的计划。
大明皇帝在御书房对着柳丞相大发雷霆的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看似歌舞升平,人民富足的帝国却隐约蕴藏着一股波涛汹涌的暗流。
他必须要在身边几股强大势力的争权夺利中保持清醒,保持平衡。
以柳敦仪为首的辅国之臣和丽妃一向不睦,而且对丽妃日益表现出来的政治也大有微词。
不过,皇帝自己却对所谓的妃子涉政有自己的看法,他愿意请丽妃到御书房来帮他批阅奏折,不仅仅是在这里他们可以一边戏说着国事,一边无所顾忌的发挥想象力玩出各种床帏之乐。
更重要的是,他清醒的知道仅凭自己的能力是无法摆平那些纷繁复杂的国家大事的,在这一点上,丽妃虽然是一介女流,可是她所表现出来的经天纬地之才,绝对是令人惊叹的。
他如果想在群臣和百姓心目中极限维护一个贤明君主的形象,就无论如何也不敢怠慢了丽妃。
所以两位楼兰公主被劫的满腔怒火,他只能对那个信誓旦旦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