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医生简单说明情况:“四天前住进来的病人,发烧,咳嗽,白细胞计数17x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也升高,以为只是普通的细菌性肺炎,用上抗生素,但是没起到作用。”
白细胞计数高,一般确实可以排除真菌或者病毒引起的肺炎,唐非晚顺着往下问:“用的什么抗生素?”
“邦达。(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都用上这个药了,如果是普通细菌性肺炎,照理应该管用。唐非晚引起重视,又问:“患者现在的体温多少?”
“快39c,胸痛,肌肉痛,痰也增多,我才想着来找你们。”
唐非晚两口喝完冰粉,离开座位:“走,带我去。”
两人疾步走进病房的时候患者正被17岁的女儿扶着吐痰。戴着帽子口罩的唐非晚待病人重新躺下,她才上前观察。
浓痰,血性痰,她立即询问身旁的医生:“排除肺结核了吗?”
“胸片做过,看着不像,而且痰检也检过两次,都呈阴性。”
“还是得做ct,也可以排除一下肺部其他疾病。”唐非晚略微俯身,拿听诊器听患者的双肺,湿罗音。胸痛,血性痰,持续发高热,但是没有达到转去eicu的标准,于是建议先做ct,继续观察。
患者听见要去icu,连声拒绝:“医生,我不去icu,听说那地方一天就是好几千。”
她17岁的女儿握着她的手:“妈,只要能治好病,花多少钱都可以。”
“瞎说什么?你考大学得花钱,你嫂子生二胎也得花钱。”
患者叫张燕,今年50岁,有个30岁的儿子在小吃街做生意,女儿还在念高中。她平常节约惯了,想着如果一天要花好几千的医药费,还不如不治。
“等医生确诊什么病,我回家吃两副中药就好了。”
有这样想法的患者并非少数,唐非晚和普通内科的医生见怪不怪,给她开了ct单,让人先去做ct。
半小时后,张燕做完ct,显示在电脑上,病灶排除肺结核以及其他肺部疾病,普通内科的医生叫了呼吸内科会诊,基本确诊为普通肺炎干预不成功,发展成肺脓肿。但是呼吸内科说自己没有病床,又把人留在急诊内科,继续抗生素治疗,然后用上纤支镜帮助排痰,取痰化验。
那位急诊普内的医生也没有再来找唐非晚,想着只要患者对症用药,应该可以慢慢好转。
唐非晚稍微闲下来,随手翻开旁边的医学杂志《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