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嫁女儿爱用吉日就用吧,到那边娶媳妇咱们用革命老传统好了,两不耽误。
吉日定在了三月十五,正是春天最好的十分。
天气也转暖了,万物也复苏了,人的精神头也好,茶末的肚子也还能遮得住。
老孟家则定在了三月二十八,中间间隔一周是为了给两个新人一点喘息的时间,这毕竟可是两场硬战。
日子一定下,事情就必须赶紧的铺展开,毕竟肚子不等人呐。
茶爸爸这一番来z市,除了亲自看看老孟家的情况之外就是带茶末回家。
这嫁女儿嘛,女儿总要在家里才对。
老孟家的情况自然是没啥好说的,孟家小院并不气派,是一栋解放前的两层小楼。
现在就住着孟家老两口和两个阿姨两个勤务兵。
茶爸爸到底也是个知识分子,自然知道家里能有勤务兵的那都是什么级别。
茶末在孟家养尊处优,什么都不需要做,每天还按时按点的吃各种滋补品。
才不过半个月就养的脸颊都鼓起来,显得有点富态。
见到亲家老太太那叫一个热情,没办法,盼了那么多年才盼来的,自然很激动。
老太太说了,等结婚以后,小两口先跟他们一起住。
主要是因为孟浩然工作比较忙,茶末需要人照顾,这小院里有阿姨,比较方便。
等将来孩子出生了,小两口愿意继续住就住,不愿意一块儿住就由他们老两口出钱买个房子让他们搬出去住。
至于孟浩然现在住的那屋子是个跃层,里面那螺旋形的楼梯老太太实在觉得不安全,所以不考虑让小两口带着孩子去住。
还是要买一个朝向好房子够大又没有楼梯的屋子住,这样小孩子比较安全。
茶爸爸听了自然满心欢喜,亲家想的如此周到,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等亲眼见过了老孟家的条件,又在孟浩然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下他的工作单位。
茶爸爸的考察之旅也接近了尾声。
临行前小两口依依不舍,不过最不舍的还是孟老太太,舍不得茶末肚子里那个小宝贝。
各种补品是装了两个大旅行包,还附赠一位经验丰富人品可靠的阿姨,跟去照顾。
听说孕妇坐飞机不安全,孟浩然特别安排了软卧包间。
在火车站站台上,两个人依依惜别,十八里相送缠绵不断。
孟浩然有一肚子的话想跟茶末交待,可又不知道从哪里交待起。
随行一同过去的阿姨早就把行李什么的都带去包厢安置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