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是通过在编制外招募的兼职或业余人员来进行的。
这些年来,美国经常拿中国留学生、华裔科学家来做文章,控告他们在为中国政府从事间谍工作,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当然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攻击,但我想在这方面谁的屁股也不干净,想当年苏联和美国的女大学生不也是经常利用金钱和美色获取中国的情报,而且还成功地策反过不少干部叛逃出国,只不过我们是家丑不肯外扬,而老美们拿来作文章而已。
所谓“商干”其实是军情圈子里的人叫出来的,好象意思就是“商业干部”因为这些人大多是以经商的名义出现。
这些人都是半在编的,因为这些人的名字虽然上了情报部的电脑,但是人员并没有进入军情系统的行政编制。
这样的人虽然历来都有,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军队开始搞“第三产业”以来,这批人的数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想当年,中国军队的走私就越走越大,吸引了社会上的许多人以有军方背景为荣,更希望以有军情背景为靠山。
因为据说中国军情部门有所谓的免检章,有货物进口免检的绝对特权,这种人如果和军情的关系过硬,可以赚很多钱。
这时,这个人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所得,捐给国家,支持中国的军事情报工作,也算是互惠。
当年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对情报口的十六字方针,最后四个字就是:商情两旺,这也叫以商养情。
当然,后来为了平息民众的怨气,军队开始从第三产业中退出,军队参与走私也不象以前那么明目张胆,但招募商干的做法还是仍然被保留了下来,毕竟这也是情报工作必要的方法,而且在这些人中也有人确实是因为搞情报工作牺牲了,成为秘密战线上的无名烈士。
不过看这位江公子和王克强的样子,他们混进军情部门就纯粹是为了平时能够靠二部的关系作买卖赚钱。
不知道象王克强这样的人搞进出口的话军情部门会不会给他免检的特权,要有的话那简直就是走私特许证了。
就算没有免检权的话也一样可以赚大钱,比如把低退税率的货物按高退税率货物报关,或者把高关税的货物按低关税的货物报关,一样可以从税收上面赚取巨额的收入。
要是万一被海关查到的话,就可以说这是情报工作的需要,让海关打电话到有关部门去问,而因为名字是上了情报口电脑的,那边一查确认了之后,海关这时就只能放行。
王克强能与军情部门拉上关系,当然是通过江公子的介绍了。
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