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为识见,随意瞧上一眼,即能在脑海里自行还原剑招,说不定连运使的心法都能准确推出,何须动手比划?老人未戳破她的顾左右而言他,淡道:“我粗略研究了几门儒剑,也觉不通。
某日灵感忽来,猜想凶手非学艺不精,仅得皮毛,而是儒门剑艺的质朴刚健非其所欲。
此人对剑法内含的经义辩证、天人交感等毫无兴趣,要的,不过是杀人利索罢了。
我等以为他未得神髓,于那厮言,不定是去芜存菁。
”“真是精彩的推论。
经你一说,好像亲眼瞧上一遍哩。
”蚕娘抿嘴耸肩,又恢复那股既优雅又妩媚、仿佛唇际咬住一抹戏谑勾人的神气,眯眼道:“但这样就说不通啦,凶手既落下风,仓皇出逃,仙乡缘何又毁于祝融?”“因为买凶灭门的那人,这时终于出手。
”萧谏纸指着长廊尽头的照堂,一一解释。
“其中三具尸体虽在后院房中发现,但我以醯醋泼于火场地面,不见血溶,反在照堂中验出大量血迹,可见四人均绝命于此,其中三具尸首被拖至后院藏匿,布置成后来火场的模样。
”蚕娘抚掌道:“台丞不愧青天之名,断案如神,宛若亲见。
但据此推测还有其他凶手,未免武断,难道这几具尸身之上,留的不是剑痕?”“致命的创口无不被利器砍得乱七八糟,说是剑痕,原也没错。
”萧谏纸捋须哼笑。
“只是这欲盖弥彰的手法,稍嫌拙劣,我猜致死的武器长不及剑,却比剑刃略厚,挺剑搠个透明窟窿犹不能掩,须得多砍几剑。
”说着举起了一根食指,意思再明白不过。
蚕娘沉默不语,俏脸上的笑意却有些僵冷,看着十分怕人。
萧谏纸似欲待她心情略复,才要继续开口,女郎却抬起锐眸,无形压力扑面直进,丝毫没有接受施舍的打算。
老人心中暗叹一口气。
“……另一具尸体,却被拖到小院门墙外,此人身上有多处伤痕,连那幕后的阴谋家亦不能一击取命,端的是条好汉。
”“四具尸体分拖两边,不嫌费事么?”“为钓大鱼,须得好饵。
”萧谏纸的指尖从院门、照堂、长廊,一路移到后进的小院里,在院中四角以及居间的凉亭上各点了一下。
“这几个地方,留有烧毁的不明木柱,我掘开院中地面,找到刻有符箓的埋石,以及活祭用的鸡犬残尸。
我对阵法无甚研究,靠着证物按图索骥,总算不是一无所获;以这个排场来看,能够逃出生天,实属万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