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运动系的本科生,成为了一名标准的C国体育系统的「院系派」
运动员。
从小学开始接触冰壶算起,过去十二年里,她先后参加过多次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冰壶比赛。
在她参加过的两届世界冰壶青年锦标赛中,她已经和队友一起,拿下了一个第五名,一个第七名;在北海承办的环太平洋青少年冬季运动会上,她还和队友一起拿下了女子队的银牌;她十九岁大一那年,就被征召进了C国女子冰壶国家队,然后以替补的身份参加了她生涯第一届冬奥会。
以此传承类推,未来的两届甚至三届冬奥,她都是国家女子冰壶队主力运动员的有力争夺者。
而去年,老家河西省搭建自己的冬季运动中心,给到了很多政策和优惠条件。
祝蕊珺是在备战三年后的冬奥,但是她在国家队的位置还不是很稳固,三年之内变数很多,是否能坐稳国家队女子冰壶四个正选队员的位置还未可知。
父亲和几个老教练商量后,就让她按照「户籍所在地」
又迁回了河西,留在河西冬季运动中心发展。
这是一种保险的做法,万一她无法在国家队站稳位置,以河西这两年搞冬季运动人才储备的政策和河西人才的匮乏程度,她也就稳稳的坐稳了「河西冬季运动中心一姐」
的位置。
以她今年才二十二岁的年龄,进一步,至少还可以再熬三届冬奥,三届世锦赛,退一步,至少也可以成为地方省队极其稀缺的冷门运动代表人物;等退役后进体制,拿份体面又稳定的地方体育系统编制工作,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这辗转腾挪十二年后,父亲母亲也算散尽了家财,实在无力在河溪添置房产,由此回到了老家汞口,留她一个人在河溪市训练发展。
祝蕊珺知道,对父亲祝仝山来说,自己这个女儿一路走来,冰雪佳人、矜持庄重、体制稳定、前途光明,没有受到任何「外在不良因素」
的干扰……父亲应该很是欣慰自己培养得当,教育有方。
但是,对于祝蕊珺来说,其实这样一切,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反正,自己少年时代学冰壶,举家迁去北海,念北九中,进望春江体院,如今又迁回河西,一切的一切,都是父亲做主,在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做着安排和规划,她并没有所谓,也没有发言权,只是跟着父亲的指令去做而已。
老实说,她有时候也吃不准,自己到底算不算热爱冰壶这项运动,谈不上热爱吧,也谈不上讨厌,即使是国家队候补队员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