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上是一个饭桶,他于当年(一八四○)十一月到广州。
查理义律向他提出的不是什么英国商人的冤情,而是最后通牒,除了要求立即恢复自由贸易外,还要求割让香港(广东新安县南部小岛)作为贸易根据地。
琦善既不敢答应,又不敢报告旻宁,唯有乞灵于中国“官场”上的传统手段,推拖敷衍,盼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查理义律了解这种手段,他知道纵令谈判一百年,也不能解决问题。
明年(一八四一)一月,英军发动攻击,占领虎门、穿鼻两个要塞,琦善束手无策,只好在英国所提的文件上签字,这就是《穿鼻条约》一割让香港给英国,但税收仍归中国。
二补偿没收英国商人的鸦片价款银币六百万两。
三承认中英两国的地位平等。
旻宁接到报告后,大为震怒,下令逮捕琦善,任命满族另一位贵族奕山当总司令(靖逆将军);湖南兵团司令官(湖南提督)杨芳当副总司令,率领他的精锐部队一万人,增援广州。
查理义律听到琦善撤职的消息,知道事情发生变化,就命英军发动攻击,再度占领虎门、穿鼻两个要塞,军舰直抵广州城下,开炮轰城。
奕山比琦善更糟,吓得浑身发抖,不知道如何是好,完全依靠杨芳。
杨芳是内战时攻打白莲教和回教变民的名将,对内很有办法,对外便丑态毕露了。
他发现英国舰队在舰身动荡之中发炮,仍能准确的击中目标,认为那显然是一种妖术。
在民间故事里,污秽的东西可以使妖术失灵,于是他就在广州大肆骚扰,收集了大量的猪血羊血,以及粪便等物,罗列城头。
可是英国舰队的妖术如故,炮弹的巨响终于使这一对总司令副总司令心胆俱裂,他们狼狈逃出广州,乞求英军不要进城,他们愿立即付出白银六百万两巨款,作为酬报。
查理义律表示接受,他所以接受,并不是为了这六百万两,而是在等候英国政府对《穿鼻条约》的训令。
英军不进入广州,使奕山认为事情已告结束,连《穿鼻条约》也不了了之。
他向旻宁报告说:“英夷大将军前来广州上诉苦情,当商人把积欠他们的货款六百万两付清后,即行退走。
为了怜悯人民的困难,已暂时允许英夷继续通商。
”这也是“官场”的技巧之一,“瞒上不瞒下”旻宁也再一次认为一切事情都已过去。
英国政府对《穿鼻条约》拒绝批准——其实中国当时已经废除,英国纵使批准也必须使用武力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