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路字数:1218931早晨醒来安阿乌不在房间,打开门看见她在收拾要带的物品,「要赶路很辛苦,我把这些洗过的被子带上,乡下的不干净」。
出城后不久就是第一个地点,当地学员们已等在那里按图索骥核实冰雹带,选择发射地点和观察点就是两三个小时。
没停歇就一路危险颠簸过了中午赶到安阿乌家乡的公社,学员们还没回来又找向导顺着冰雹带爬山涉水,看地形问气候做笔记画图。
太阳西斜了才来到安阿乌家的村子,将近一百多户的大村子散落在坝子上,有心理准备宾还是吃惊贫穷落后的景象。
坡地上靠天吃饭的稀松作物,低矮的土屋和木然的村民,人畜同住。
人们特别是女的一转一蹲,特色百褶裙如喇叭花似的铺开,看起颇为优美,再一起一转确是在完成了人类的日常排泄,毫不避讳。
宾也去过文市附近的农村,贫穷靠天吃饭,吃住条件都不好,但大多数地方的人们心态是向上的,抓住一切机会改善条件和生活,用句当时的时髦话,「战天斗地,人定胜天」。
可这里似乎少点什么精神气,「把我们带来的都分给村民吧」,一种凄凉的感觉压在心里。
与破烂的土屋有些距离的村中心两栋陈旧的砖木结构房相隔不远,安阿乌指着稍远小点的说,「那是我父母以前的家,我爷爷奶奶还住在那里。
这是以前的头人家,民主改革时没参加暴乱,也搬到县里去了,他的小老婆住在这里」。
黑彝的地位似乎还是没变,周围还有些新的土房子是队里的人。
宾已全无了对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的感叹,心情沉闷。
安阿乌看出来就说,「这里的彝人很懒,出工不出力就等政府救济。
一路你也看见了,汉人村落最好,汉彝混住也比这强得多」,语气里透着对红彝的鄙视。
宾坚持低调还是马上就见到了彝族人的好客,队里的几个有脸面的人与宾围坐在火塘边,先把活的羊鸡等动物领到宾跟前然后宰杀做了许多菜肴,喝着当地酿的酒,人们又唱又跳就像过节,宾象征性的吃了一点看着人们闹到很晚。
人们陆续散去了,安阿乌把带来的被褥铺在火塘边。
「挪远一点吧噼啪的火声我会睡不着」,「可这是主位给高贵的客人睡的!一会让她们母女洗完来陪你?」。
「你说什么,哪个小姑娘还是孩子别害人家」,「十四五岁这里就嫁人生孩子了,而且一般初夜都是头人或高贵的客人的。
这楼上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