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要死的速度几十千字节的内存,只有三百六十千字的软碟可以存储,如果要去小型机就得排队关键是还得有大型的磁带记录器根本买不起。
宾的所有希望就寄托在买来的两台80286的台式机和晓彤这位毕业只有一年号称计算机神童身上。
晓彤毕业时本来要参加国家开始的部分试点跳出分配去刚刚小有名气的石头公司,在教授和研究员们的说服下来到课题组参观刚建立还一无所有的实验室,了解要做的课题和要点,也许是宾这个被大家称为游击队里的正规军,正规军里的奇兵的怪才实验高手,对课题疯狂执著的远大设想和特立独行的挑战做法触动了她放手一搏的决心,答应先来学校在课题组拼两年。
晓彤个子不到一米六五,脸小偏长,有点婴儿肥,长直发,窄窄的脸上两个水汪汪的大眼睛时刻闪烁着看得见童真,懵懵懂懂,经常圆睁的大眼显出白色圆边的瞳仁像一个永远有提不完问题的孩童,嘴巴在尖下巴衬托下显得有点宽大,一笑漏出一口白牙让人觉得活泼可爱。
可一坐到计算机前面,自信的晓彤变得正常的大眼睛里就只有严肃和执著,可以如雕像似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有键盘的敲击声和屏幕上跳动的字母在不断的工作,像宾一样晓彤也是一个跳跃性思维的人。
林佩度蜜月时来过实验室参观,就是这第一次参观使她相信宾真是一个实验高手,一定能做到他想去干的事。
可她第一个担心就是这个与宾呆在一起比她的时间还多的,也是唯一的漂亮女孩。
可是林佩在实验室里看见这几个人除了开会几乎就没有交谈扯闲篇,一天沉迷于各自的桌子上的计算机和台子上的测量平台,有时安静的有点可怕,窗明几亮也没有什么可发生的。
宾经常工作的很晚,林佩有时间多来几次慢慢的内心里的担忧也就淡化了。
社会上随着计算机开始普及各方对计算机的认知有很大的分歧,计算机的01代码当时转换成字母比较方便,可转成中文字就比较困难,占用当时宝贵的机器资源太多,计算机根本就没得玩。
一些短视的专家就开始说中文不适合计算机,等十几二十年后中文就会消亡,某些自封的文化精英就抓住这个话题大肆攻击中文进而延伸到中国的落后,鼓吹从小学生起赶紧学英文将来才有机会生存。
舆论之大大有国家已没有前途,国内的大学生兴起留学热,各种补习班考试申请国外的学校。
国内的文艺界也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开始尽拍些越土越卖座的影片,只要你能拍出满片灰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