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传偏了。
传媒学院新闻系的一名男生,对这起校园杀人案,只从听到了两点不实的内容,「被杀的多个女生都是美女」、「凶手是用一口巨型铡刀杀的人」,真不亏是学新闻专业的,只根据这两点不实的流言,给这起校园杀人案,起了个风牛马不相及的名字,「连环铡美案」,并将凶手命名为了「铡刀杀手」,又从小说《心理罪》抄了一小段「内料」,发到了他的微博和微信群。
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长篇幅的文字,直接没了读的欲望,只对能赚评论的小段微博文感兴趣。
这名新闻系的大二男生,连正版的铡美案都不知道,胡编的「连环铡美案」和「铡刀杀手」,没一天就在全校大面积转发开了,还好编得太不靠谱,没有引起学生恐慌。
这个脑残的大二男生,很快被查到了是造谣者,不但被学生直接开除了,而且被处于了刑事拘留。
我准备实施的报复,因突然发生的这起校园杀人案,只能是暂时放弃了,等着警察叔叔先破了这起命案。
专案组在学校住了多日,到放寒假也未能告破,不能不让学生们回家过年,只好是撤出了校园,说辞是流窜犯做案,显然等来年再开学,不会再来校园破案了。
高明、劳涛、方晓东三人,第一时间都接受了调查,经查证都不具备作案时间,都不是年初这起杀人案的凶手。
本来季老师怕我惹祸,考完试就催着我回家,报复的目标忽然变得不明确了,我只好是先回了家。
过完年回了学校,我全没心思上课了,越琢磨越觉得,法学院一年里非正常死的四名女生,既狄娇和这三名被杀的女生,很可能都是死于谋杀,且可能是同一凶手所为,也就是说,在r大的新校区,可能有着一个连环杀手。
我只是凭直觉主观地这么认为,出于没法还回去人家狄娇的那250多万,凭着直觉再次展开了暗中调查。
差不多整个2017年,我都在暗中调查着,好像只有我认为可能有的校园连环杀手。
直接的线索全没查到,起码是更坚定了自己的认为,并且有了一个很大的意外收获,与多个美女学妹的性感妈妈,发展出了或网络或现实的sm关系。
一晃进入了2018年,我潜意识地感觉到了一股杀气,觉得至少我认为有的校园连环杀手,很可能又要出来作案了,因为我认为的是其所为的两起杀人案,都是发生在放寒假前的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