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1992年,大概美国大选前三个月左右,以索罗斯为首的犹太财团,对英国英镑进行狙击,引发了英镑危机。
」孔日光一愣,英镑危机这事他知道,但却不知道后面的因果这幺复杂。
1992年之前,欧洲很多国家都是采用联系汇率制度,彼此货币币值挂钩,且自由兑换。
当时德国经济环境最好,所以德国马克坚挺,德国银行利率也高。
这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的货币造成压力,很多国家的民众纷纷把自己手中的本国货币换成德国马克,从而对本国货币造成抛压。
而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为了维持货币稳定,要●找?回⊿网Δ址╚请μ百喥●索§弟∷—§板★zhu◢综◎合╙社?区求德国降低贴现利率,但德国却一直拖延,对英国等国家的要求置之不理。
然后,索罗斯为首的投机者突然杀出来,用天量资金疯狂的做空英镑、里拉等主要欧洲货币,造成市场信心崩溃,英国央行马上调动30亿英镑注入银行体系想托住汇率,但坚持不到一天就被索罗斯打爆,然后欧洲共同体各国银行短时间内共同筹集了近一百亿英镑的资金希望救市,但无济于事,依然被索罗斯为首的财团用天量资金轻松打爆。
接下来是意大利,意大利里拉狂跌,意大利政府注入40万亿里拉(当时应该差不多等于20多亿美金吧)救市,但根本挡不住跌势。
最后,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宣布脱离联系汇率制度,实行自由浮动,货币价值暴跌,多个欧洲国家经济被受影响。
整个欧洲风声鹤唳,自顾不暇。
而索罗斯为首的投机集团则大赚特赚。
也是因为这次危机,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创立被列入欧洲各国的重要议事日程,加速了欧元的出现。
桐叔道:「1991年海湾战争,由于德国有二战时的问题,所以在军事上没有话语权,战后利益也没多少,对布什政府也相对的不感冒。
而英镑危机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德国马克币值与贴现利率过高,嘿嘿,而且在英国等欧洲国家多次要求下,德国依然坚持高贴现利率,我相信里面是肯定有猫腻的。
」孔日光思考了一下,道:「怪不得,我一直都觉得奇怪,美国与英国明明是盟友,英国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的铁杆小弟,为何美国财团会这样肆无忌惮的狙击英镑毫不顾忌政府的反应?原来牵涉到美国本身的两党之争。
你的意思是德国押注在民主党身上了?」桐叔摇摇头道:「没所谓押注不押注,或许德国政府认为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